文档详情

2.1.2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机械性能指标1强度和塑性2.1.ppt

发布:2025-05-13约1.9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2.1.2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机械性能指标:强度、塑性、硬度、韧性和抗疲劳性能等。金属的强度和塑性是通过拉力试验来测定。拉力试样通常有圆形截面的棒状和矩形截面的板状,在试件中间一段截面均匀的部分是试验段,其长度用l0表示,称为标距。强度:金属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叫强度。塑性:金属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叫塑性。2.1金属材料的基本概述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低碳钢的拉伸试验:应力--应变曲线(?--?图)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2.1金属材料的基本概述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3.3.2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把试样承受的载荷P除以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F0,则得到试样所承受的拉应力?,即把试样的伸长量△l除以试件原始的标距长度l0,则得到试样的相对伸长一应变?,即2.1金属材料的基本概述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2.1.2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强度指标:弹性模量(E)弹性极限(σe)屈服极限(σs或σ0.2)强度极限(σb)金属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叫强度。塑性指标:金属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叫塑性。伸长率(δ)断面收缩率(ψ)2.1金属材料的基本概述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2.1.2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弹性模量(E)强度指标弹性模量E是引起材料发生单位弹性应变时所需要的应力,它表示了金属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材料的弹性模量E越大,在一定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弹性应变越小,材料的刚度就越大。指金属材料在弹性状态下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即E=σ/ε(MPa)在材料弹性阶段,也就是op直线段所表示的阶段,E就是该直线段的斜率,等于常数。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2.1.2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弹性极限(σe)强度指标材料保持弹性变形的最大应力值称为弹性极限,用σe表示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2.1.2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屈服极限(σs或σ0.2)强度指标从拉伸示意图上看,曲线上出现一个小平台的这一阶段称为屈服段,试样屈服时的应力称为材料的屈服极限,也称为屈服强度σs有些常用金属的拉伸曲线上没有明显的屈服段,因此规定,试样标距部分残余相对伸长达到原标距长度0.2%时的应力为屈服极限,也称条件屈服极限,用σ0.2表示。屈服极限反映了金属材料对微量塑性变形的抵抗能力,对于在使用中,不允许发生微小塑性变形的结构件来说,材料的屈服极限是很重要的性能指标。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2.1.2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强度极限(σb)强度指标材料在断裂时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强度极限,用σb表示σb=Pb/F0(MPa)材料的强度极限σb就是材料拉断时的强度,它表示材料抵抗拉伸断裂的能力,也称为拉伸强度,是评定金属材料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2.1.2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伸长率(δ)塑性指标试样拉断后,标距长度增长量与原始标距长度之比称为伸长率δδ=(lk-lo)∕lo×100%对于塑性材料,拉断前会产生明显的颈缩现象,在颈缩部位产生较大的局部伸长。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2.1.2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断面收缩率(ψ)塑性指标试样被拉断后,拉断处横截面积的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之比称为断面收缩率ψ。即

ψ=(Fo-Fk)∕Fo×100%金属材料的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越大,材料的塑性越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