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 学生手册 任务1-1 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认知 学生手册.docx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学生手册项目二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
PAGE
PAGE16
项目二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
本项目主要内容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分为2个任务:
任务1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认知;
任务2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检修。
通过2个任务学习,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系统,掌握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基本方法和特点,以及充电桩的使用和检修方法,为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打下基础。
任务1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认知
提出任务
提出任务
你作为一名纯电动汽车销售人员,客户需要你向其介绍日常充电的方式,以及快充和慢充的利弊,以便客户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爱车,你能完成这个任务吗?
任务要求
任务要求
一知识要求
一
1.能够描述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概况;
2.能够描述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方法及优缺点;
3.能够描述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4.能够描述新能源汽车充电操作及注意事项。
二能力要求
二
1.能够向客户介绍新能源汽车充电方法及特点;
2.能够进行新能源汽车充电操作。
相关知识
相关知识
1.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概况
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充电技术,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能实现高效率的快速充电。这关系到充电器的容量和性能、电网的承载能力和动力电池的承受能力等。随着动力电池本身的充放电速度的不断提高,充电系统的性能也在不断地改进,以满足在多种不同的应用情况下的快速充电需求。由于电力的储运和使用比汽油方便得多,充电设备的建造也呈现出多样性和灵活性,既可以为集中式的充电站,也可以设置在马路边、停车场、购物中心等任何方便停车的地方。除了固定充电装置以外,电动汽车还带有车载充电器,可以在夜间利用家里的市电插座进行充电,甚至还可以在用电高峰期把电力逆变后返送回电网。目前根据不同的汽车动力电池电压和容量、充电速度要求,以及电网供电容量等因素的考量,固定充电器的容量一般在15~100kW,输出电压一般为50~500V。车载充电器容量则在3kW左右。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技术。欧洲已研发出充电10min可行驶100km的快速充电系统。美国也已经研发出充电6min充电可以行驶100km的超快速充电系统。这些系统都采用国际通用的快速充电标准接口,输入电源可以用交流电,也可以用直流电。
由于快速充电系统需要强大的瞬时功率,所以在快速充电设施中电网的承载能力是一个关键的制约因素。如果想要把充电速度进一步提高,从普通电网直接供电基本上不可能。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技术人员正着手研发新一代带有储能缓冲环节的超快速充电系统。这项技术目前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已经有示范系统展示。汽车在行驶中充电叫作在线充电。这也是技术人员将要研究和开发的技术之一。这种技术一旦实施,车载的电池容量将可以降低。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这些技术一定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充电系统是新能源汽车主要的能源补给系统。如图2-1-1是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示意图。
图2-1-1充电系统示意图
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主要由充电桩、充电线束、车载充电器、高压控制盒、动力电池、DC/DC转换器、低压蓄电池以及各种高压线束和低压控制线束等组成。以下简单介绍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充电桩和车载充电器。
(1)充电桩
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的配套设施,有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
1)交流充电桩
如图2-1-2所示为交流电动汽车充电桩,俗称“慢充”,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为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即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充电器)提供交流电源的供电装置。交流充电桩只提供电力输出,没有充电功能,需连接车载充电器为电动汽车充电。相当于只是起了一个控制电源的作用。
2)直流充电桩
如图2-1-3所示为直流电动汽车充电桩,俗称“快充”,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可以为非车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提供直流电源的供电装置。直流充电桩的输入电压采用三相四线AC380V±15%,频率50Hz,输出为可调直流电,直接为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
图2-1-2交流充电桩图2-1-3直流充电桩
(2)车载充电器
车载充电器(On-boardCharger,也称车载充电机)如图2-1-4所示。车载充电器是充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将220V交流电转化为动力电池的直流电,实现电池电量的补给。车载充电器内部结构,如图2-1-5及动画所示。
图2-1-4车载充电器
图2-1-5车载充电器内部结构
2.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方法及特点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充电的方法主要有快速充电(直流快充)和常规充电(交流慢充)以及更换电池的方式等。
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方式的区别是:
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