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性能无机复合材料组合梁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docx
超高性能无机复合材料组合梁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超高性能无机复合材料组合梁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目录
一、标准编制目的及意义 1
1、标准编制目的 1
2、标准编制意义 4
二、标准前期工作开展 6
1、国内示范应用项目开展 7
2、陕西地区相关工作开展 7
三、标准创新性 8
1、依托超高性能无机复合材料的创新性 8
2、依托超高性能无机复合材料组合梁的创新性 9
3、规范标准的创新性 12
四、同类标准对比 13
1、国家标准 13
2、行业标准 13
3、地方标准 14
五、标准编写单位 14
1、主编单位 14
2、参编单位 14
六、编制大纲 16
七、标准工作计划 19
1、调研、验证、起草阶段 19
2、征求意见阶段 19
3、送审阶段 19
4、报批阶段 19
1
一、标准编制目的及意义
1、标准编制目的
1.1促进先进技术在陕西的应用
超高性能无机复合材料组合梁包含两项先进技术,分别为超高性能无机复合材料和轻型组合梁。
目前,行业内应用的超高性能材料(活性粉末混凝土和超高性能混凝土),不仅价格高昂,同时,难以实现长细构件建造和大体积构筑物建造,极易出现结构开裂和质量病害,难以适应桥梁主体结构的建造。超高性能无机复合材料,由水泥、矿物掺合料、细集料、混合纤维和外加剂等材料组成,是基于均匀排列高致密超细颗粒理论为基础,研发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其不仅具备超高强度、韧性、超长耐久和优异的工作性能,能够实现公路桥梁长、大构件建造,更能适应大体积构件的施工。对比活性粉末混凝土和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昂价格,更具备极强的经济优势。
超高性能无机复合材料组合梁,是由轻量化的超高性能无机复合材料预制梁和整体现浇普通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组成。其中,超高性能无机复合材料预制梁基于超高性能无机复合材料的超高力学性能,自重可降低40%-70%,进而可以解决普通混凝土预制梁由于自重大而带来的运输和安装难题。同时,超高性能无机复合材料组合梁具备超长的耐久性能,可以实现全生命周期免维护,降低维养成本。桥面板采用整体现浇普通钢筋混凝土,整体性和平整度好,避免桥面整体化层
超高性能无机复合材料组合梁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2
空鼓、开裂、接缝漏水等病害。
超高性能无机复合材料组合梁,是目前行业内的最新技术,轻量化和性能优异的上部结构,将提高桥梁的整体建造质量、使用寿命和提升抗震性能,上部结构的轻量化可降低下部结构造价,超长的耐久性能可节约维养支出,是替代常规桥梁建造体系应用的空心板、小箱梁和T梁等结构的新一代桥梁上部结构体系。
1.2为技术的应用实施提供指导
超高性能无机复合材料组合梁作为新一代的桥梁上部建造体系,结构的设计方法、生产建造工艺和质量检验评定等方面均需要技术规范进行支撑和指导。目前,陕西省处于该结构体系的初步应用阶段,对该结构体系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验收依据和方法了解不够全面,没有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指引,因此,结合陕西省的气候条件、地质水文条件、施工条件、地材储备等,亟需编制陕西省超高性能无机复合材料组合梁设计和施工地方标准,为该项技术在陕西的落地应用提供指导。
1.3为陕西省交通建设发展提供支持
陕西地形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间低。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南部为陕南秦岭巴山山地(简称陕南秦巴山地),中部为关中盆地。北部黄土高原土层厚,力学性能指标差;南部秦岭巴山山地断裂、断陷发育,地震活动的强度和频度高;中部关中盆地的第四纪松散沉积厚大。
纵观陕西整体地质情况,北部黄土和关中冲积层过深,桥梁下部基础以摩擦桩为主;南部秦岭巴山断层、端陷发育,关中盆地地质构
超高性能无机复合材料组合梁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3
造活动活跃,桥梁受地震影响较大,下部结构需要额外进行地震烈度响应考虑。结合超高性能无机复合材料组合梁特性,其在陕西地区有着较强的应用优势。
(1)在北部黄土和关中冲积层的应用优势
超高性能无机复合材料组合梁,其梁体采用具备超高强度的超高性能无机复合材料,结合最先进的组合梁设计理念,其自重较常规混凝土上部结构,在30m以内跨径,自重可降低25%-35%,上部结构自重的大幅降低,下部摩擦桩可获得巨大的优化空间,进而节约工程建设投资,实现应用的经济价值。
(2)在南部秦岭山区和关中平原地质构造活跃区的应用优势
超高性能无机复合材料具备轻质高强特点,在减轻结构自重的同时,更可以保持或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这对于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是有益的。同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