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牙椅消毒灭菌流程.pptx
口腔科牙椅消毒灭菌流程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消毒剂选择与配置
03
牙椅系统消毒流程
04
灭菌效果监测
05
感染控制管理
06
质量追溯体系
01
预处理阶段
01
预处理阶段
PART
牙椅表面去污
使用专用水路清洗剂,按照说明书操作,清洗牙椅水路系统。
清洗水路系统
牙椅排水管道清洁
拆下牙椅排水管道,使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管道内残留物。
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棉球擦拭牙椅表面,去除表面污物。
诊疗结束后的表面清洁
可拆卸部件分类处理
手机头处理
将手机头从牙椅上卸下,使用专用清洗液浸泡,彻底清洗后擦干备用。
牙椅附件处理
污物收集与处理
将牙椅上的三用枪、吸唾器等附件拆下,放入专用容器中,用消毒液浸泡消毒。
将诊疗过程中产生的污物、废弃物等分类收集,放入专用垃圾袋中,按医疗废物处理要求处理。
1
2
3
血液/唾液污染面预处理
血液/唾液污染处理
对于牙椅表面或附件上残留的血液、唾液等污染物,应先用纸巾或纱布擦拭干净,再用含氯消毒液或过氧化氢等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
03
02
01
消毒时间
确保消毒液与污染面充分接触,消毒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消毒后冲洗
使用清水将牙椅表面及附件冲洗干净,去除残留的消毒液。
02
消毒剂选择与配置
PART
能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微生物,包括病毒和真菌。
高水平消毒剂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部分病毒和真菌,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
中水平消毒剂
01
02
03
04
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和病毒,达到灭菌效果。
灭菌剂
只能杀灭部分细菌繁殖体和部分病毒,对真菌和芽孢无效。
低水平消毒剂
高效消毒剂分类标准
根据消毒对象污染程度和消毒剂性能,按照说明书要求精确配制。
浓度配比与作用时间
消毒剂浓度
消毒剂与消毒对象需保持有效接触时间,一般为几分钟至几小时不等,具体时间需根据消毒剂种类和污染程度确定。
作用时间
配制时需使用纯净水或蒸馏水稀释,避免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使用,现配现用,保证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和杀菌效果。
配制和使用过程
器械材质
消毒剂在消毒后应在器械表面或内部残留量符合相关标准,避免对患者和医务人员造成危害。
残留测试
兼容性测试
需测试消毒剂与口腔科牙椅及相关器械的兼容性,确保消毒剂不会影响器械的正常使用和性能。
需对口腔科牙椅及相关器械的材质进行了解,确保所选消毒剂不会对其造成腐蚀或损坏。
器械兼容性测试要求
03
牙椅系统消毒流程
PART
水路管道灭菌操作
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灭菌剂,如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
灭菌剂选择
将灭菌剂注入水路管道,确保每个管道都充满灭菌剂,并保持一定时间,达到灭菌效果。
灭菌过程
将管道内的灭菌剂排出,并用纯净水冲洗干净,防止残留。
灭菌后处理
三用枪头高温处理
加热方式
采用加热箱或加热棒进行加热。
温度控制
加热时间
将三用枪头加热至一定温度,确保能够杀灭细菌病毒。
持续加热一定时间,确保三用枪头充分灭菌。
1
2
3
操作面板擦拭规范
擦拭剂选择
选择温和、无腐蚀性的擦拭剂,如医用酒精。
擦拭方法
用擦拭剂浸湿的纱布或棉签,擦拭操作面板表面,确保无遗漏。
擦拭后处理
擦拭完毕后,用干纱布或棉签将残留擦拭剂擦净,防止进入机器内部。
04
灭菌效果监测
PART
选择适当的培养基进行接种,确保细菌能够生长。
培养基选择和接种
按照标准培养条件进行培养,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等。
培养条件设置
01
02
03
04
从牙椅的消毒部位采集样本,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一致性。
监测样品采集
观察培养基上细菌的生长情况,确定灭菌效果。
培养结果观察
生物监测培养流程
根据灭菌剂种类选择合适的化学指示卡。
指示卡选择
化学指示卡应用规范
将指示卡放置在牙椅的消毒部位,确保与灭菌剂充分接触。
指示卡放置
根据指示卡颜色变化或其他化学反应判断灭菌效果。
指示卡判断
确保指示卡保存环境干燥、避光,避免受潮或污染。
指示卡保存
温度记录
记录牙椅消毒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确保温度达到灭菌要求。
湿度记录
记录牙椅消毒过程中的湿度变化,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影响灭菌效果。
照射强度记录
对于使用光照进行灭菌的设备,需记录照射强度,确保光照强度达到灭菌标准。
压力记录
对于使用压力蒸汽灭菌的设备,需记录压力变化,确保压力达到灭菌要求。
物理参数记录标准
05
感染控制管理
PART
医疗废物分类处置
感染性废物
包括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棉球、纱布等,需装入黄色垃圾袋,做好标识。
03
02
01
损伤性废物
包括使用过的针头、刀片等锐器,需单独收集,统一处理。
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
需按相关规定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环境终末消毒程序
牙椅表面消毒
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牙椅表面,确保消毒彻底。
牙椅排水系统消毒
使用含氯消毒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