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分类分级管理指南》DB13T 6073-2025.docx
ICS03.140CCSA00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6073—2025
专利分类分级管理指南
2025-04-03发布2025-05-03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6073—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北省知识产权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医科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莹、牛蕊、雷莹、尹梓如、李红实、郝连旺、李庆、曾艳丽、李保会、张建超、邢宏伟、程东娟、申海涛。
DB13/T6073—2025
专利分类分级管理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出了开展专利分类分级管理的基本原则,给出了专利分类、专利分级、管理应用等方面需要考虑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高等学校、科研组织对有效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开展专利分类分级管理,企业可参照本文件开展专利管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374-2008知识产权文献与信息基本词汇
GB/T42748-2023专利评估指引
3术语和定义
GB/T21374-2008、GB/T42748-202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专利分类patentclassification
将有效专利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类别划分的过程。
3.2
专利分级patentgradation
在专利分类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分类方式计算专利价值度,依据专利价值度分值进行专利级别划分的过程。
3.3
创新主体innovationorganization
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科技创新活动的承担者。
4基本原则
4.1科学性
尊重客观事实和科技创新规律,符合技术成果渐进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4.2适应性
适应创新主体当前专利基础、人员和结构,符合创新主体的发展特点。
4.3周期性
结合技术领域特点、技术发展阶段等因素,定期动态调整专利类别、指标权重及专利级别,准确反映专利技术的实际情况。
4.4操作性
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专利类别以选取适宜的权重,便于准确、客观、高效地得到专利价值度以及对应的专利级别。
DB13/T6073—2025
2
5专利分类
分类方式
专利分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及方式的组合。
a)以法律价值维度分类,如:按照专利正在经历的法律事件进行分类,可分为经历无效专利、涉诉专利、未经历无效或诉讼专利;
b)以技术价值维度分类,如:按照专利所属科技创新平台进行分类,可分为国家级平台专利、省级平台专利、市级平台专利;可按照专利技术的IPC分类号、专利技术所属的战略新兴产业或国民经济行业进行分类;
c)以经济价值维度分类,如:按照专利转化阶段进行分类,可分为已转化专利、拟转化专利、拟放弃专利。
分类方法
采用分类信息标注法,即:专利分类前,由专利权人或专利发明人提供专利各分类方式下的相关信息,相关信息的具体内容可参照附录A;创新主体采取适宜方法对相关信息进行标注,并依据标注信息按照5.1中分类方式进行分类。
6专利分级
专利分级指标
6.1.1一级指标
一级指标包括法律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3项指标。
6.1.2二级指标
6.1.2.1法律价值
一级指标法律价值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二级指标:
——权利稳定性;
——权利保护范围;
——侵权可判定性;
——依赖度。
6.1.2.2技术价值
一级指标技术价值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二级指标:
——技术先进性;
——技术替代性;
——技术适用范围;
——技术独立性;
——技术成熟度;
——技术领域发展态势。
6.1.2.3经济价值
一级指标经济价值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二级指标:
——剩余经济寿命;
——竞争态势;
——市场应用情况;
——专利运营状况;
——转化前景情况。
6.1.3三级指标
DB13/T6073—2025
3
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