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_T4173-2022_养老机构短期托养服务规范_安徽省.docx
ICS03.080.99
CCSA12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173—2022
养老机构短期托养服务规范
Specificationforshort-termcareserviceofseniorcareorganization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4173—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乐年健康养老产业有限公司、合肥庐阳乐年长者之家、亳州市健康养生产业
研究院、合肥市民政局、合肥斯坦德尔德标准化管理有限公司、庐阳区民政局、合肥市庐阳区四里河街
道办事处、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蜀麓社区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崔峥、贺冉冉、朱丽君、张茹、刘庆春、阮仁胜、孙剑、李宏、桂丹、丁林峰、
李伟、戚书娟。
I
DB34/T4173—2022
养老机构短期托养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养老机构短期托养服务的基本要求,并规定了受理、签订协议、开展服务、档案管理、
评价与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养老机构开展短期托养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5796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相关第三方relevantthirdparty
4
受托机构接受服务对象或相关第三方申请后,工作人员应详细登记服务对象基本信息、健康史、功
能活动(如沟通能力、自理能力、辅助器具使用情况等)、生活起居(如饮食、吸烟、饮酒、睡眠、运
动、社会交往等),充分了解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和隐私保护需求,解答相关问题。
托养机构应根据服务对象的近三个月内体检报告或专业医疗机构诊断证明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服
务对象的托养适宜性,评估结果应告知服务对象或相关第三方。
5
1
DB34/T4173—2022
制定方案
根据服务对象身体状况及需求,确定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流程、服务设施、服务人员、服务
要求及其他事项等,制定服务方案。
确定协议
5.2.1
应与服务对象或相关第三方签订具有法律效力、权责明晰的托养服务协议,短期托养协议宜一
个月签订一次。
5.2.2
协议应明确托养服务的内容、标准、方式、时间、收费、退费、民事责任和投诉处理程度等必
要事项并显著提示。
5.2.3
协议应包括风险告知书,显著提示服务对象或相关第三方。
6
开展服务
基本要求
应根据制定的服务方案及协议,开展相应服务。
服务内容与要求
6.2.1
融入服务
6.2.1.1
6.2.1.2
向新入住服务对象开展环境导向服务和咨询服务。
根据医嘱提供配药、发药服务。
2
DB34/T4173—2022
6.2.6
心理关爱
6.2.6.1
6.2.6.2
为服务对象读书、读报,进行交流,掌握其心理变化。
宜由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医护人员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服务。
6.2.7
文化娱乐
6.2.7.1
6.2.7.2
6.2.7.3
根据服务对象身心状况需求,开展适宜的文化娱乐活动。
宜邀请专业人士、社会组织或相关志愿者给予指导和帮助。
宜配备相应的文化娱乐设施和设备。
6.2.8
外出安全
6.2.8.1
6.2.8.2
服务对象外出时,受托机构应登记其去向,并协助其携带写有姓名和联系方式的卡片。
服务对象在托养期间走失的,受托机构应立即向相关第三方报告,同时立即报警和寻找。
6.2.9
法律援助
宜利用社会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6.2.10
紧急救助
服务对象突发疾病或发生意外情况,工作人员应进行初期抢救,同时与医疗机构联系进行救助,通
知相关第三方。
6.2.11
物品保管
约定的其它服务按照协议执行。
7
8
应采取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开展服务质量评价。
应以问卷、观察、访谈等形式向老年人及相关第三方开展服务满意度调查。
宜邀请政府监管部门、相关第三方和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评价。
应通过定期工作例会、座谈会等相关会议,进行沟通交流、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及时制定针
3
DB34/T4173—2022
8.2.2
8.2.3
应针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
应针对第三方评价提供的服务质量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制定有效措施、持续提升老年人
短期托养服务能力与水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