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单常用参数值及临床意义.ppt
关于化验单常用参数值及临床意义第1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参考值】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临床意义】增多1、相对性增多:因血浆容量减少,使红细胞容量相对增加,见于严重呕吐、腹泻;2、绝对性增多:临床上称为红细胞增多症;a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1)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因血氧饱和度减低所引起。生理性:新生儿,高原居民;病理性:严重的慢性心肺疾患;2)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增加是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患有关,肾癌,肝细胞癌。b(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减少1、生理性减少:见于婴幼儿,妊娠中晚期2、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贫血第2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参考值】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6个月~2岁(11~12)×109/L白细胞总数的增多或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白细胞(WBC)白细胞计数第3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意义】1、中性粒细胞(N)减少(1)感染,特别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2)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3)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如放射线,化学药物(4)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如门脉性肝硬化,淋巴瘤(5)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增多(1)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球菌感染为最常见的原因(2)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如严重外伤,大手术后(3)急性大出血(4)急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安眠药中毒,昆虫毒(5)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及恶性肿瘤白细胞(WBC)第4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意义】2、嗜酸性粒细胞(E)减少其临床意义甚小增多(1)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2)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蛔虫病(3)皮肤病:湿疹,银屑病(4)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5)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6)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7)其他:风湿性疾病白细胞(WBC)第5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意义】3、嗜碱性粒细胞(B)减少无临床意义增多(1)过敏性疾病:如药物食物过敏(2)血液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3)恶性肿瘤(4)其他:某些传染病如水痘、结核白细胞(WBC)第6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意义】4、淋巴细胞(L)减少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以及放射线损伤、免疫缺陷性疾病等。增多(1)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水痘,病毒性肝炎,也可见于结核(2)肿瘤性疾病: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4)移植排斥反应白细胞(WBC)第7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意义】4、单核细胞(M)减少无临床意义增多(1)某些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活动性肺结核(2)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白细胞(WBC)第8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参考值】血小板计数(PLT)【临床意义】增多原发性增多: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如血小板增多症反应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减少1、血小板的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性损伤2、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风疹3、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肿大,血液稀释(100~300)×109/L第9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参考值】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SR)【临床意义】增多1、生理性增快:儿童,老年人,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2、病理性增快(1)各种炎症性疾病:急性细菌性炎症,风湿热,结核(2)组织损伤及坏死:急性心肌梗死(3)恶性肿瘤(4)各种原因导致血浆球蛋白相对或绝对增高:慢性肾炎,肝硬化(5)其他:部分贫血患者减少一般临床意义较小男性0~15/1h末女性0~20/1h末第10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参考值】凝血因子32-43s,较正常对照值延长10s以上为异常。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临床意义】1、APTT延长:见于凝血因子,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缺乏,应用抗凝剂,重症肝病2、APTT缩短:血液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第11页,共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