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出血性脑梗死.ppt

发布:2025-05-15约8.74千字共5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其他辅助检查其中,梗死灶大于同侧大脑半球1/2的大面积梗死11例,脑室受压9例。刘正松等报道21例出血性脑梗死,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大面积梗死8例,小脑半球大面积梗死3例,多发性梗死10例。出血灶表现为不均匀斑片或点状出血15例,单一血肿6例,其中血块超过梗死区30%的3例,16例出血灶周围有不同程度水肿,并有占位效应。经治疗后恢复期复查CT提示:12例出血部位显示低密度影,周围无水肿带,基本吸收;5例血肿吸收好转;2例经手术清除血肿后好转;2例血肿较原来扩大。第31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其他辅助检查(3)表现类型:①非血肿型:表现为原有梗死区内的继发性高密度影,呈点状、斑片状、条索状或环状散在分布的混杂密度影或团块状的高密度影,范围多小于2cm×2cm。临床上原有神经系统症状无加重。②血肿型:在原有梗死区内的继发性高密度影呈片状,团块状,血肿单发或多发范围多大于2cm×2cm,血肿常有占位效应,病灶周围呈明显水肿。2.脑MRI检查出血性脑梗死一般不做MRI诊断。①急性期:T1加权像为高信号或正常信号;T2加权像为轻微低信号改变。第32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其他辅助检查②亚急性期:T1及T2加权像均为高信号改变。③慢性期:T2加权像为低信号改变。3.脑血管造影检查部分患者早期能发现闭塞血管,后期能发现原闭塞血管重新开通及造影剂外渗现象。4.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可显示房颤、频发早搏、陈旧心肌梗死、左室肥厚等。超声心动图可有心脏瓣膜病变,如风湿性瓣膜病、老年性瓣膜病。第33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诊断1.根据临床表现①有脑梗死,特别是心源性脑栓寒及大面积脑梗死的可靠依据,如脑CT扫描或脑MRI检查证实。②一般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较重,或呈进行性加重,或在病情稳定、好转后突然恶化。③在应用抗凝剂、溶栓药或进行扩容、扩血管剂治疗期间,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加重,甚至出现明显的意识障碍。2.影像学检查脑CT扫描或MRI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提示出血性梗死。3.脑脊液检查有颅内压升高、脑脊液有红细胞,蛋白含量高,糖和氯化物正常。第34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诊断4.有引起脑栓塞的原发疾病如冠心病房房颤、风心病房颤、冠心病频发早搏、心肌梗死、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临床表现。5.排除诊断排除原发性脑出血、脑瘤性出血等颅内出血性疾病。第35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鉴别诊断出血性脑梗死在CT表现上也有出血病灶,应与原发性脑出血、脑瘤性出血等鉴别,有时需要有原始CT片对照观察方能确诊。1.原发性脑出血自从CT问世以来,脑出血临床诊断已不难。临床上主要依据:(1)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2)起病快,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可有头痛、恶心呕吐。(3)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4)既往高血压病史,尤其没有经过正规治疗者。第36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鉴别诊断(5)脑CT扫描检查:患病当时即有高密度影,周围低密度水肿带,有占位效应,对直径大于1.5cm以上的血肿均可精确地显示。可确定出血的部位,血肿大小,是否破入脑室,有无脑水肿和脑疝形成,几乎100%诊断。而出血性脑梗死是先有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在脑梗死的基础上发生出血性病变。2.脑瘤性出血脑瘤性出血患者平时多有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检查有视盘水肿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在此基础上病情突然加重,脑CT扫描显示:第37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鉴别诊断脑瘤囊性变或坏死区内密度高,可见血液平面。有时可见到不均匀高密度影。增强扫描时肿瘤组织有强化反应。第38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治疗1.一般治疗原则(1)轻型出血性脑梗死:无需特殊治疗,以脱水降颅内压、调节和控制血压、血糖,清除自由基,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防治并发症为主。(2)重型出血性脑梗死或大面积梗死合并中、重型出血性脑梗死,应按脑出血治疗,应使患者保持安静,积极脱水。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调整血压,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3)脑血肿较大者或以破入脑室系统者:应尽早行血肿引流术、血肿清除术或去骨瓣减压术。第39页,共58页,星期日,20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