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教学资料》第4章.pptx
如下图所示的四条函数曲线,哪一条不是平稳过程的正确的自相关函数曲线()。
2通信原理第4章信道
信道信道中的噪声信道容量:信道的最大能力。B/S关系加乘干扰多径接收2015失真、误码,频率选择性衰落、频率弥散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模型(描述):调制信道、编码信道分类:恒参、随参
第4章信道44.1无线信道无线信道电磁波的频率-受天线尺寸限制地球大气层的结构对流层:地面上0~10km平流层:约10~60km电离层:约60~400km电离层对于传播的影响反射散射大气层对于传播的影响散射吸收地面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10km60km0km
传播路径地面图4-1地波传播地面信号传播路径图4-2天波传播4.1无线信道电磁波的分类:地波频率2MHz有绕射能力距离:数百或数千千米天波频率:2~30MHz特点:被电离层反射一次反射距离:4000km寂静区:
4.1无线信道6图4-4无线电中继视线传播:频率30MHz距离:和天线高度有关 (4.1-3)式中,D–收发天线间距离(km)。[例]若要求D=50km,则由式(4.1-3)增大视线传播距离的其他途径中继通信:卫星通信:静止卫星、移动卫星平流层通信:ddh接收天线发射天线传播途径D地面rr图4-3视线传播m
4.1无线信道7图4-7对流层散射通信地球有效散射区域散射传播电离层散射 机理-由电离层不均匀性引起 频率-30~60MHz 距离-1000km以上对流层散射 机理-由对流层不均匀性(湍流)引起 频率-100~4000MHz 最大距离600km
4.1无线信道8流星流星余迹散射 流星余迹特点-高度80~120km,长度15~40km 存留时间:小于1秒至几分钟 频率-30~100MHz 距离-1000km以上 特点-低速存储、高速突发、断续传输图4-8流星余迹散射通信流星余迹
第4章信道94.2有线信道明线
4.1有线信道10对称电缆:由许多对双绞线组成同轴电缆图4-9双绞线导体绝缘层导体金属编织网保护层实心介质图4-10同轴线
4.1有线信道11光纤结构纤芯包层按折射率分类阶跃型梯度型按模式分类多模光纤单模光纤折射率n1n2折射率n1n27~10125折射率n1n2单模阶跃折射率光纤图4-11光纤结构示意图(a)(b)(c)
4.1有线信道12损耗与波长关系损耗最小点:1.31与1.55?m0.70.91.11.31.5 1.7光波波长(?m)1.55?m1.31?m图4-12光纤损耗与波长的关系
第4章信道134.3信道的数学模型信道模型的分类:调制信道编码信道编码信道调制信道
4.3信道的数学模型144.3.1调制信道模型式中 -信道输入端信号电压; -信道输出端的信号电压; -噪声电压。通常假设:这时上式变为: -信道数学模型f[ei(t)]e0(t)ei(t)n(t)图4-13调制信道数学模型
4.3信道的数学模型15A因k(t)随t变,故信道称为时变信道。B因k(t)与ei(t)相乘,故称其为乘性干扰。C因k(t)作随机变化,故又称信道为随参信道。D若k(t)变化很慢或很小,则称信道为恒参信道。E乘性干扰特点:当没有信号时,没有乘性干扰。
4.3信道的数学模型164.3.2编码信道模型二进制编码信道简单模型-无记忆信道模型P(0/0)和P(1/1)-正确转移概率P(1/0)和P(0/1)-错误转移概率P(0/0)=1–P(1/0)P(1/1)=1–P(0/1) P(1/0)P(0/1)0011P(0/0)P(1/1)图4-13二进制编码信道模型发送端接收端
4.3信道的数学模型17四进制编码信道模型收端发送端
第4章信道184.4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恒参信道的影响恒参信道举例:各种有线信道、卫星信道…恒参信道?非时变线性网络?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线性系统中无失真条件:振幅~频率特性:为水平直线时无失真 左图为典型电话信道特性 用插入损耗便于测量(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