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技术教学课件刘华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ppt
在线教务辅导网:://;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第一节概述;二、工艺过程及其组成;工序
编号;2.工步
工步是在加工外表和加工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局部工序。;〔2〕复合工步
用几把刀具或复合刀具,同时加工同一工件上的几个外表,称为复合工步。在工艺文件上,复合工步应视为一个工步。;3.安装
〔1〕定位
工件在加工之前,应使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处于一个正确的位置。
〔2〕装夹
工件具有正确位置及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
〔3〕安装
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局部工序称为安装。
在工序中应尽量减少装夹次数。;5.工位
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局部,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局部一起,相对于刀具或设备的固定局部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称为工位。;模柄:
压入式模柄型式和尺寸
材料:A3,A5。;第二节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比较:;;第三节毛坯的选择;2.选择原那么
〔1〕零件材料的工艺性及组织和力学性能要求。
凸、凹模型芯---锻件
垫板、固定板-----板件
〔2〕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
模座—铸件直径差距大的阶梯轴
〔3〕生产类型
箱体:大批量----铸件,单件---焊件
〔4〕工厂生产条件;二、毛坯形状与尺寸确实定
1.毛坯余量〔加工总余量〕
毛坯尺寸与零件的设计尺寸之差。
2.毛坯公差
毛坯尺寸的制造公差。;三、模具材料及毛坯〔冲模〕
模柄Q235/20棒料
上下模座HT200/HT400/45铸件
垫板、固定板、卸料板
导料板45/20板料
导柱/套20棒料
凸、凹模
T109SiCr9Mn2VCr12
Cr12MoVCrWMn
40CrPMSSM2锻件;基准;一、基准及其分类
1.设计基准
在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称为
设计基准。
端面A是B、C基准
轴线是外圆、内孔的基准;2.工艺基准
在工艺过程中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1〕工序基准
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
被加工外表加工后的尺寸、
形状、位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2〕定位基准
在加工时,为了保证工件相对于机床和刀具之间的正确位置〔即将工件定位〕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3〕测量基准
测量时所采用的基准称为
测量基准。
〔4〕装配基准
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
或部件在产品中的相对
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
装配基准。;;讨论:加工B时,设计基准?定位基准?;二、工件定位的根本原理
1.工件定位
确定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位置不变的操作称为夹紧;定位、夹紧称为装夹
工件正确定位应满足的要求:
〔1〕应使工件相对于
机床处于一个正确的位置。;凸模固定板加工时,
为保证孔与Ⅰ面垂直,
必须使Ⅰ面与机床的
工作台面平行。;2.工件定位的根本原理
可沿三个垂直坐标轴
方向平移到任何位置,
通常称工件沿三个垂直
坐标轴具有移动的自由
度;绕三个坐标轴具有
转动的自由度。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1.粗基准
〔1〕定义:机械加工的最初工序只能用工件毛坯上未经加工的外表做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
〔2〕选择
1〕为保证加工外表与
不加工外表之间的位置
尺寸要求,应选不加工
外表作粗基准。;2〕假设要保证某加工外表切除的余量均匀,应选该外表作粗基准
3〕为保证各加工外表
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应选择毛坯余量小的
外表作粗基准。
4〕选作粗基准的外表,应尽可能平整,不能有飞边、浇注系统、冒口或其它缺陷。
5〕一般情况下粗基准不重复使用。;2.精基准
〔1〕用已经加工过的外表作定位基准那么称为精基准。
1〕基准重合原那么选设计基准作定位基准,容易保证加工精度。;2〕基准统一原那么
应选择几个被加工外表〔或几道工序〕都能使用的定
位基准为精基准。
如:轴类零件加工以轴线
3〕自为基准原那么
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这
时应尽可能用加工外表自身为精基准。
如:浮动镗刀;4〕互为基准原那么
两个被加工外表之间位置
精度较高,要求加工余量
小而均匀时。;四、工件的装夹方法
1.找正法装夹工件
〔1〕直接找正法
用百分表、划针或目测在机床上直接找正工件的有关基准,
使工件占有正确的位置称为直接找正法。单件和小批生产;〔2〕划线找正法
在机床上用划线盘按毛坯或半成品上预先划好的线找正工
件,使工件获得正确的位置称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