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13T 990-2008 鸡场消毒技术规范.docx

发布:2025-05-12约3.93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30B41

DB13

北省地方标准

DB13/T990—2008

鸡场消毒技术规范

2008-07-09发布2008-07-24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13/T990-2008

前言

本标准由河北省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畜牧兽医局标准化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博伟、杨桂芝、魏占勇、杨秀敏、李宗坡、李广东、谷粟琨、刘晓旺、张宁、刘双、牛立明。

1

DB13/T990—2008

鸡场消毒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鸡场的消毒设施、消毒剂选择、消毒方法、消毒制度、注意事项及记录。本标准适用于蛋鸡及肉鸡养殖场的消毒。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6548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T16569畜禽产品消毒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版

3消毒设施

3.1鸡场大门口设置消毒池、消毒间。消毒池为防渗硬质水泥结构,宽度与大门宽度基本等同,长度为进场大型机动车车轮一周半长,深度为15cm左右。消毒间须安装紫外线灯、地面设有消毒垫。

3.2生产区入口设置消毒池、消毒间。消毒池长、宽、深与本场运输工具车相匹配。消毒间须具有喷雾消毒设备或紫外线灯及更衣换鞋等设施,有条件的可设置沐浴室。

3.3每栋鸡舍入口处设置消毒池或消毒槽、消毒垫及消毒盆。

3.4配备喷雾消毒机等消毒设备及器械。

4消毒剂选择

消毒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的规定,选择广谱、高效、杀菌作用强,刺激性低,对设备不会造成损坏,对人和鸡安全,低残留毒性,在鸡体内不会产生有害蓄积的品种。

5消毒方法

5.1喷雾消毒

鸡舍清洗除垢后采用规定浓度的化学消毒剂用喷雾器械进行的消毒,适用于舍内消毒、带鸡消毒、环境消毒等。

5.2浸液消毒

用有效浓度的消毒剂浸泡消毒,适用于器具消毒、洗手、浸泡工作服、胶靴等。

5.3熏蒸消毒

5.3.1甲醛高锰酸钾熏法

熏蒸前先将鸡舍透气处封严,温度保持在20℃以上,相对湿度达到60%~80%。福尔马林与高锰酸钾之比为2:1,每立方米用36%~40%甲醛14mL~42mL,高锰酸钾7g~21g。容器的容积应大于甲醛加水后容积的3~5倍,用于熏蒸的容器应尽量靠近门,操作人员要避免甲醛与皮肤接触。操作时先将高锰酸钾加入陶瓷或金属容器中,再倒入少量的水,搅拌均匀,再加入甲醛后人即离开或,密闭鸡舍,熏蒸24h以上。鸡舍最好2周后再使用。

2

DB13/T990—2008

5.3.2过氧乙酸熏蒸法

按每立方米空间用1g~3g纯品,配成3%~5%溶液,加热产生气体熏蒸。

5.4紫外线消毒

用于消毒间、更衣室的空气消毒及工作服、鞋帽等物体表面的消毒。

5.5喷洒消毒

在鸡舍周围撒生石灰或2%~3%的火碱等消毒剂杀死病原微生物,适用于环境消毒。

5.6火焰消毒

用酒精、汽油、柴油、液化气喷灯进行瞬间灼烧灭菌,适用于鸡笼、地面、墙面及耐高温器物的消毒。

5.7煮沸消毒

用容器煮沸消毒,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用具、工作服等煮沸灭菌,消毒时间应于水沸腾后开始计算维持20min~30min。

5.8生物热消毒

利用发酵产生的热杀死病原微生物达到消毒目的,可将粪便废弃物装入发酵池,装满后密封3个月。适用于粪便及垫料的消毒。

6消毒制度

6.1日常卫生

每天坚持打扫鸡舍卫生,保持料槽、水槽、用具干净,地面清洁。

6.2环境消毒

6.2.1定期对鸡场内主要道路进行彻底消毒,每周至少用2%火碱消毒或撒生石灰1次。

6.2.2场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下水道出口、清类口至少每半月消毒1次。及时清理场区杂草,整理场内地面,排除低洼积水,疏通水道,最好每年将环境中的表层土壤翻新一次。

6.2.3定期更换消毒池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每栋鸡舍的门前设置的脚踏消毒槽、垫每周至少更换2次消毒液。

6.2.4搞好场区的环境卫生工作,经常使用高压水枪冲净。有条件的可在生产区出入口设置喷雾装置。喷雾消毒液可采用0.1%新洁尔灭或0.2%过氧乙酸。

6.3人员消毒

6.3.1进入生产区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尤其是进入生产区直接接触鸡群的工作人员更须消毒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