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概述常用无损检测方法78课件.pptx
无损检测概述——常用无损检测方法
目录无损探伤及常规探伤方法1射线探伤2磁粉探伤3渗透探伤4涡流探伤5
无损探伤及常规探伤方法01
1.1无损探伤定义无损探伤是无损检测(包括探伤、测量、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材料、工件或组件进行非破坏性检测和分析,以发现材料和构件中非连续性宏观缺陷(如裂纹、夹渣、气孔等)为主要目的的检验。
1.2五种常规无损探伤的方法超声探伤射线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
射线探伤(RT)02
2.1射线探伤概述射线通常指Χ射线、γ射线、α射线、β射线和中子射线等,其中,Χ射线、γ射线和中子射线因易于穿透物质而在产品质量检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圆形缺陷夹渣
2.1射线探伤概述射线探伤适用于体积形缺陷探测。如气孔、夹碴、缩孔、疏松等,对片形缺陷检测较难。
2.2射线探伤的优劣势适用于几乎所有材料探伤结果(底片)显示直观、便于分析探伤结果可以长期保存探伤技术和检验工作质量可以监测优点
2.2射线探伤的优劣势检验成本较高对裂纹类缺陷有方向性限制需考虑安全防护问题(如Χ、γ射线的传播)缺点
2.3射线探伤的适用范围检测铸件及焊接件等构件内部缺陷,特别是体积型缺陷(即具有一定空间分布的缺陷)
磁粉探伤(MT)03
3.1磁粉探伤概述磁粉探伤是指把钢铁等铁磁性材料磁化后,利用缺陷部位所发生的磁极吸附磁粉的特性,显示缺陷位置的方法。
3.1磁粉探伤概述磁粉探伤仅适用于铁磁材料的表面或近表面缺陷的检测,其探伤灵敏度高低受试件表面光洁度、缺陷形状和取向、磁化方法和范围等影响。磁粉探伤能确定缺陷的位置、大小和形状,但对缺陷深度确定较难。磁粉探伤的方法可分为连续法和剩磁法两种。
3.1磁粉探伤概述工件表面磁粉探伤效果
3.2磁粉探伤的优劣势直观显示缺陷的形状、位置、大小灵敏度高,可检缺陷最小宽度约为1μm几乎不受试件大小和形状的限制检测速度快、工艺简单、费用低廉优点操作简便、仪器便于携带
3.2磁粉探伤的优劣势只能用于铁磁性材料能知道缺陷的位置和表面长度,但不知道缺陷的深度缺点只能发现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对缺陷方向性敏感
3.3磁粉探伤的适用范围检测铸件、锻件、焊缝和机械加式零件等铁磁性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如裂纹)
渗透探伤(PT)04
4.1渗透探伤概述渗透探伤:将溶有荧光染料(荧光探伤)或着色染料(着色探伤)的渗透液施加在试件表面,渗透液由于毛细作用能渗入到各型开口于表面的细小缺陷中;此时清除附着在表面的多余渗透液(把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液清洗干净,但不得把已深入缺陷内的渗透液清洗掉),然后经干燥和施加显像剂后;在黑光或白光下观察,缺陷处可分别相应地发出黄绿色的荧光或呈现红色,从而能够用肉眼检查出试件表面的开口缺陷。
4.1渗透探伤概述渗透探伤除荧光渗透探伤和着色渗透探伤方法外,还有滤出粒子探伤法,氪气体渗透成像等。
4.1渗透探伤概述渗透探伤适用于检测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表面开口的裂纹、折叠、疏松、针孔等缺陷。它能确定缺陷的位置、大小和形状,但难于确定其深度,不适用于探测多孔性材料及材料内部缺陷。
4.2渗透探伤的优劣势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投资小效率高(对复杂试件也只需一次检验)适用范围广(对表面缺陷,一般不受试件材料种类及其外形轮廓限制)优点
4.2渗透探伤的优劣势只能检测开口于表面的缺陷且不能显示缺陷深度及缺陷内部的形状和尺寸难于定量控制检验操作程序,多凭检验人员经验、认真程度和视力的敏锐程度缺点无法或难以检查多孔的材料,检测结果受试件表面粗糙度影响
4.3渗透探伤的应用范围用于检验有色和黑色金属的铸件、锻件、粉末冶金件、焊接件以及各种陶瓷、塑料、玻璃制品的裂纹、气孔、分层、缩孔、疏松、折叠及其它开口于表面的缺陷
涡流探伤(ET)05
5.1涡流探伤概述涡流探伤:将通有交流电的激励线圈靠近某一导电试件,由于电磁感应作用,进入试件的交变磁场可在试件中感生出方向与激励磁场相垂直的、呈旋涡状流动的电流(涡流);此涡流产生磁场会影响原磁场的变化,从而引起线圈阻抗的变化,通过对线圈阻抗变化的测量,就可得知试件中产生的涡流状况,从而获悉与试件有关的一些参量。当试件内有缺陷时,涡流因流动途径的变化,使涡流磁场也相应变化,经试验线圈检出异常磁场的变化量,可获得缺陷的信息。
5.1涡流探伤概述由于涡流是交流电,具有集肤效应,在导电试件的表面较多,随着涡流向试件内部的深入,电流按指数函数而减少;因此,涡流探伤主要适用于金属和石墨等导电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通常能够确定缺陷的位置和相对尺寸,不适用于非导电材料的缺陷检测。
5.2涡流探伤的优劣势适于自动化检测(可直接以电信号输出)非接触式检测,无需耦合剂且速度快适用范围较广(既可检测缺陷也可检测材质、形状与尺寸的变化等)优点
5.2涡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