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亟待整治.pdf

发布:2025-05-12约1.05万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经历数十年电子政务建设,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已经相当完备,但面向

公共服务的应用系统建设以及信息资源共享能力还比较薄弱。这种重硬轻软的

电子政务应用现状严重影响了我国政务电子化以及服务水平。

规划整合面临4大误区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在信息资源的组织与开发利用方面较为滞后,信息

采集环节薄弱,缺乏对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不足、封

锁严重,信息资源社会化利用有限。相关专家指出,在电子政务规划、资源共

享以及整合方面,我国电子政务主要面临4个误区。

首先是对电子政务本质及全局性、创新性、风险性认识不足。如一些政府部

门把全局性的电子政务项目视为本部门信息系统的延伸,仍停留在建设办公自

动化和政务专网水平,对跨行业、跨部门信息共享缺乏足够考虑,缺少对业务

资源的共享与整合。

其次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强化了部门利益。对于跨部门共建的大型电子政务项

目,由于共建单位的协作关系和工作模式不确定,资源共享和互连缺乏硬性规

定,导致许多部门在建设方法上自觉或不自觉的强化了部门利益。

第三,基础建设落后。电子政务公共网络平台、公共数据中心等关系全局的

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各部门网络系统建设,造成各部门信息化缺乏统一电

子政务平台,进一步强化了纵强横弱管理格局,弱化了国家对电子政务的总体

布局和整合能力。

最后,投融资渠道单一。目前,电子政务建设多依靠政府投资、建设,单一

运作模式,一方面造成电子政务建设资金紧张。另一方面造成项目建设、管理

效率低下。

正是电子政务规划、整合方面的不足造成了我国电子政务信息的重复输入和

多口采集,影响了数据的实时性、一致性和正确性,不能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

和反馈,并最终造成了政府决策支持和公共服务能力落后现状。

标准问题加速信息孤岛形成

业内部分人士认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目前存在大量信息孤岛多是因为政府

信息化工作缺乏总体规划,前期系统咨询论证不够充分,实践中更关注某一单

一管理功能的实现,注重单元技术和短期效益,“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造成

的。但也有人指出,电子政务标准的滞后,即统一标准的出台速度跟不上电子

政务建设步伐以及标准过多,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信息孤岛的形成和泛滥。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相关标准可谓非常丰富。仅我国已经颁布的国家级标准

就达800多个,此外还有各式各样的行业标准。标准过多、过泛给政府部门和

相关厂商带来了很多困惑。对众多标准加以统一和规范,是解决标准滞后与过

多、过泛的唯一途径。但由于我国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各级政府部门之间、不

同区域之间,对电子政务的需求差别又较大,在国家标准指导下,又不得不制

定地方标准和部门标准。地方和部门标准的产生又扩大了标准范围,两者之间

形成了一种很难调和的矛盾。

用友安易高级咨询顾问、市场经理耿剑认为,电子政务标准急需统一、规范

和跟上时代步伐。因为标准的泛滥已经严重影响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整

合能力。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由于政府信息化缺乏宏观、全面规划,国家也

没有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政府信息化的建设体

制、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导致各地、各行业、各部门各搞一套,采用的标准也

各不相同,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重复投资现象严重。

电子政务资源即将整合

针对以上问题,国家有关部门近期即将出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导意见。相

关负责人指出,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是推动信息公开和跨部门的信息共

享。以前,政府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都花费在信息化基

础设施上,如:物理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单向应用的开发。

然而到现在,很多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到了应用建设层面:OA、业务

系统、门户、决策支持系统、内容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安全系统建设在

各地政府单位方兴未艾,但这些多是单项系统应用,缺乏有效的系统规划和信

息资源整合能力(文后列了6类比较好的电子政务应用,也是有待进一步整合

的单项应用)。

中关村科技软件总裁朱希铎指出:未来,电子政务建设面临两项内容,一项

是建立有效的决策支持系统,一项是提供周到、方便的公共服务能力,即构建

电子服务型政府。但这两项内容目前都很难做到。“其原因在于我国目前电子

政务物理网的基础设施和单项应用虽然很丰富,但是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能力

不足,因此电子政务建设需要经历一个资源整合阶段。”朱希铎强调。

如何打好信息资源管理基础,建好政府内网信息门户,如何让政务信息资源

更加有效地为政府决策、为企业和公众服务已经成为各级政府与广大IT厂商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