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护理学基础冷热疗法.pptx

发布:2025-05-13约4.5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冷热疗法

物理治疗方法冷热疗法是临床上常用的神经末梢发出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到大脑皮层,对冲动进行识别并通过传出神经纤维发出指令,使皮肤和内脏器官的血管收缩或扩张,改变机体各系统的体液循环和代谢活动,使机体免受损伤或达舒适、治疗目的这各种刺激作用于皮肤表面时,大量的神经末梢,可以感受着各种不同的刺激冷热因子是一种温度刺激人体皮肤内分布着冷热疗法的应用

影响冷、热效应的因素用冷热的部位用冷热的时间用冷热的面积环境温度个体差异用冷热的方法

2其传导性与渗透力比空气强3因此应用湿冷(热)的效果优于1水是良好的导体4干冷(热)用冷的方法

人体的皮肤薄厚分布不均01手和脚的皮肤较厚对冷热的耐受力强02躯体的皮肤较薄03对冷热的耐受力04较为敏感05部位

时间持续用冷机体对冷的耐受性增强、敏感性降低,会导致寒战、面色苍白、冻疮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一般用冷时间为30min12

12才能产生效应一般在15~30min之间热疗应用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所产生的继发效应将抵消治疗效应同时还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热疗应用30min应停止让组织有复原的时间应用时间过长用热的时间

面积与效果成正比关系全身用冷(热)反应强局部用冷(热)反应弱临床上应根据病情的需要选用面积

01环境温度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03用热的温度与体表的温度相差越大,机体对热的刺激反应也越强烈02当室温过低时热散发过快热效应减低环境温度

老年人的感觉功能减退,对温度刺激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有限因此,对老年人、婴幼儿应用冷疗法的反应比较迟钝婴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时应慎重个体差异

01冷疗法03作用于机体的局部或全身,05消炎与退热的治疗方法。02应用低于人体温度的物质,04以达到止血、止痛、第二节冷疗法

目的与适应症控制炎症扩散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减轻疼痛降低体温

010203040506070809局部用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血流减慢细菌的活力和可控制炎症的扩散与化脓细胞代谢率降低在炎症早期应用冷疗法如临床上用于炎症早期控制炎症扩散

01020304050607080910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冷疗法使毛细血管收缩降低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减轻局部充血临床上多用于冷还可以使血液粘度增加促进血液凝固而控制出血鼻部出血、扁桃体术后和软组织损伤早期的止血

冷疗法可抑制细胞活性使神经末稍的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疼痛用冷后血管收缩渗出减少从而减轻局部组织内的张力减轻对神经末稍的压迫而减轻疼痛如临床用于减轻牙痛、烫伤的疼痛和软组织损伤早期所致的疼痛减轻疼痛

冷直接和皮肤接触01通过传导作用散热02降低体温03临床用于高热患者降温04脑外伤、脑缺氧等患者05防治脑水肿06降低体温

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时间1分1-30分30-60分60分以上血管收缩局部缺血扩张血流加快继续扩张血流变慢细菌活力降低淤血,缺氧,代谢障碍皮肤苍白微红紫色麻木僵硬触之冷热冷冷效应降温减轻出血止痛。抑制炎症扩散坏死,脱落,冻伤

01禁

症02血液循环障碍03慢性炎症或深部有化脓病灶04组织损伤、伤口破裂05冷过敏者06机体某些部位禁忌用冷

血液循环障碍休克大面积组织受损局部织血循环不良皮肤颜色青紫

用冷可使局部血流减少阻碍炎症的吸收。02慢性炎症或深部有化脓病灶01

组织损伤、伤口破裂01冷可致血液循环不良增加组织损伤影响伤口愈合02

关节疼痛等症状所以禁用冷疗。冷过敏者用冷后可出现荨麻疹、冷过敏者禁忌用冷后、耳廓、阴囊处,以防冻伤心前区以防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或心室纤颤、房室传导阻滞腹部以防腹泻足底以防反射性末稍血管收缩而影响散热或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机体禁忌用冷的部位

010203乙醇与温水拭浴冰袋(冰囊)的应用冰槽的应用冷疗的方法

冰袋冰匙面盆木槌帆布袋

冰袋冰帽冰项袋冰囊

将冰块放入水中冲去棱角,以免损伤冰袋。2/3满,并排气。观察。冰袋压力不宜过大,但要与皮肤接触将大冰块装进帆布袋,用木槌敲成核桃大小后倒入盆中,冷水冲去棱角,手持冰匙将冰块放入冰袋操作步骤及要点

冰袋放至所需部位高热降温,冰袋放在前额、头顶、侧颈、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

扁桃体术后放在颈前颌下

使

项观察冰袋有无漏水冰块是否融化需要者及时更换观察患者用冷部位血液循环情况如出现皮肤苍白青紫应停止使用用冷时间15~30min防止继发反应的发生

脑外伤、脑缺氧患者防止脑水肿减轻脑细胞的损害02用于中暑患者的降温01冰槽的应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