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器械清洗灭菌流程理论试题及答案.docx
口腔器械清洗灭菌流程理论试题及答案
一、口腔器械清洗灭菌流程理论试题
1.口腔器械清洗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口腔器械清洗的目的是去除器械表面的污物、血迹、唾液、组织碎片等,以便进行后续的消毒或灭菌处理。
2.口腔器械清洗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口腔器械清洗常用的方法有手工清洗、超声波清洗和高压水枪清洗。
3.在口腔器械清洗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口腔器械清洗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先清洗无污染的器械,再清洗污染的器械;
(2)使用专用的清洗剂和工具;
(3)清洗过程中避免交叉污染;
(4)清洗后的器械应尽快进行消毒或灭菌。
4.请简述口腔器械消毒的方法。
答案:口腔器械消毒的方法包括:
(1)化学消毒:使用消毒液浸泡或擦拭;
(2)物理消毒:使用紫外线、臭氧、高温等方法;
(3)低温蒸汽消毒:适用于不耐高温的器械。
5.口腔器械灭菌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口腔器械灭菌的方法包括:
(1)高压蒸汽灭菌:适用于耐高温、耐湿的器械;
(2)环氧乙烷灭菌:适用于不耐高温、不耐湿的器械;
(3)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适用于不耐高温、不耐湿的器械。
6.如何判断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是否合格?
答案:判断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是否合格的方法包括:
(1)观察器械表面是否清洁、无污物;
(2)检测消毒液浓度是否达到规定要求;
(3)观察灭菌器的运行参数是否符合规定;
(4)对器械进行生物指示剂检测。
7.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的周期是多少?
答案: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的周期应根据器械的使用频率、污染程度和灭菌方法来确定。一般而言,耐高温、耐湿的器械可采用每天一次的灭菌周期;不耐高温、不耐湿的器械可采用每周一次的灭菌周期。
8.口腔器械在灭菌过程中,如何避免交叉污染?
答案:为避免交叉污染,口腔器械在灭菌过程中应遵循以下措施:
(1)使用专用的灭菌包装材料;
(2)确保器械在灭菌器内的摆放合理,避免相互接触;
(3)对灭菌器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
(4)操作人员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
9.请简述口腔器械灭菌后的储存与发放流程。
答案:口腔器械灭菌后的储存与发放流程如下:
(1)将灭菌后的器械放置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
(2)对储存环境进行定期消毒;
(3)发放器械时,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4)发放前检查器械包装是否完好,如有破损,应重新灭菌;
(5)确保发放的器械符合临床需求。
10.口腔器械在临床使用中,如何确保其安全有效?
答案:为确保口腔器械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有效,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对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和储存管理;
(2)定期对口腔器械进行检查和维护;
(3)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规范操作流程;
(4)加强口腔器械的采购和验收,确保器械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