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技术知识应用练习题集.doc
航空航天技术知识应用练习题集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1.请首先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身份证号和地址名称。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一、选择题
1.航空航天技术的基本定义是什么?
解答:航空航天技术是指研究、开发和利用飞行器,进行空间摸索、开发和利用的技术领域。
2.下列哪项不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
解答: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长征十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选项中若存在外国火箭如猎鹰9号,则该选项正确。
3.飞机升力产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解答:飞机升力产生的主要因素是翼型设计,当翼型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于下表面时,产生向上的压力差,从而产生升力。
4.下列哪种材料不是现代航空航天材料?
解答:现代航空航天材料主要包括钛合金、铝合金、复合材料等。选项中如玻璃钢、塑料等非金属、非合金材料,则该选项正确。
5.什么是卫星轨道?
解答:卫星轨道是指卫星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围绕地球运行的轨迹。根据轨道高度和倾斜角的不同,卫星轨道可分为地球同步轨道、太阳同步轨道等。
6.我国第一个航天员是谁?
解答:我国第一个航天员是杨利伟。
7.下列哪项不是卫星通信的优点?
解答:卫星通信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不受地理环境限制等优点。选项中如“成本高、受天气影响大”等,则该选项正确。
8.航天器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解答:航天器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主要动力是地球引力。地球引力提供了航天器在轨道上运行的向心力,使其保持在稳定的轨道上。
答案及解题思路:
答案:
1.研究和开发飞行器,进行空间摸索和利用的技术领域
2.猎鹰9号(或其他外国火箭)
3.翼型设计
4.玻璃钢(或其他非金属、非合金材料)
5.卫星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围绕地球运行的轨迹
6.杨利伟
7.成本高、受天气影响大(或其他类似选项)
8.地球引力
解题思路:
1.根据航空航天技术的定义,选择正确答案。
2.了解我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排除外国火箭。
3.熟悉飞机升力的产生原理,选出正确答案。
4.了解现代航空航天材料,排除非航空航天材料。
5.理解卫星轨道的概念,选择正确答案。
6.知道我国第一个航天员的名字,选择正确答案。
7.了解卫星通信的优点,排除不符合优点的选项。
8.掌握航天器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动力来源,选择正确答案。
二、填空题
1.航空航天技术是指____航天____和____航天____技术。
2.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____东方红一号____于1970年发射成功。
3.航天器的返回舱一般采用____伞降____和____着陆____两种着陆方式。
4.卫星轨道分为____地球静止轨道____、____地球同步轨道____、____地球低轨道____三种。
5.航天器的推进系统包括____化学火箭____、____电火箭____、____离子火箭____等部分。
6.我国航天员首次进入空间站的时间是____2016年10月17日____。
7.卫星通信的主要特点是____远距离通信____、____不受地理限制____、____信息传输速率高____。
8.航天器的动力源主要包括____化学燃料____、____电能源____、____太阳能____等。
答案及解题思路:
答案:
1.航天、航空
2.东方红一号
3.伞降、着陆
4.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地球低轨道
5.化学火箭、电火箭、离子火箭
6.2016年10月17日
7.远距离通信、不受地理限制、信息传输速率高
8.化学燃料、电能源、太阳能
解题思路:
1.航空航天技术涵盖航空和航天两个领域,航空技术主要指航空器的设计、制造和飞行技术,航天技术则涉及卫星、火箭等航天器的研制和应用。
2.东方红一号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开端。
3.航天器的返回舱着陆方式包括伞降和着陆,伞降方式适用于速度较慢的返回,而着陆方式则适用于高速返回。
4.卫星轨道根据高度和性质不同,分为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和地球低轨道。
5.航天器的推进系统包括化学火箭、电火箭和离子火箭,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飞行阶段和需求。
6.我国航天员首次进入空间站的时间是2016年10月17日,这是中国航天员长期驻留空间站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