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_T3039-2020_马尾松嫁接扦插育苗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ICS65.020.40
DB34
CCSB61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039—2020
代替DB34/T3039-2017
马尾松嫁接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ofgraftingandcuttingseedlingscultivationofMassonPines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3039—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34/T3039-2017《马尾松嫁接苗培育技术规程》,与DB34/T3039-2017相比,除
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标准名称改为《马尾松嫁接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b)原条款“4.2采集时间在母株树液流动前进行采集,一般在2月中下旬”改为“4.2.2采穗
时间一般在2月中下旬。”
c)原条款“4.3接穗采取”中接穗长度“8~10cm”改为“15cm”左右;
d)原条款“4.4接穗保鲜”增加保存时间“3~5天”;
e)原条款“5嫁接时间一般在春季发芽前2~3周前进行嫁接”改为“4.3嫁接时间随采
随接”;
f)原条款“6.2.3.2砧木处理”在句尾增加“削面长度2~3cm”;
g)原条款“8.2起苗要求”在句尾增加“3年生(2年砧木)或4年生嫁接苗应带20~30cm土
球”;
h)原条款“苗木分级”表1中删除容器规格;
i)原标准的引用文件《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和《林木种苗标签》改用2018年的修订版本。
j)增加了马尾松扦插育苗方面的内容(见第5章“扦插苗培育”)。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怀宁县林业局、全椒县瓦山国有林场、安徽林业职业技
术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雪莲、潘婷、姜春武、郝焰平、韦蔷、徐六一、章健、于孝松、程峰、程明
伟、朱英、王松、蒋晓明、詹李宏。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I
DB34/T3039—2020
马尾松嫁接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马尾松嫁接苗培育、扦插苗培育、主要病虫害防治、标识、包装和运输、育苗档案管
本文件适用于马尾松嫁接扦插苗的培育和管理。
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LY/T2289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LY/T2290林木种苗标签
将1年生马尾松实生苗移栽至苗床或14cm×16cm的无纺布育苗袋中,株行距50cm×50cm,
第二年选择地径1~2cm的马尾松苗木作为砧木。
4.2.1采穗母株的选择
选择经国家或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马尾松优良无性系;从生长正常、主干通直、无
病虫害的10年生以下母株上采集穗条为宜。
接穗宜选择一年生健壮、芽饱满、无病虫害的枝条,粗度0.4~0.7cm,长度14~16cm。分无性
系30~50根为一捆,挂好标签,详细记录品系、地点、时间、采集人等信息。
1
DB34/T3039—2020
4.2.4接穗保鲜
接穗放置在0~5℃环境中保存3~5天;运输过程中,接穗要放入在保温箱中,保持温度10℃以
下。
4.3嫁接时间
随采随接。
4.4嫁接过程
4.4.1刀具处理
嫁接过程中要及时用75%酒精棉球擦洗刀具上的松脂,保证刀具清洁锋利。
4.4.2嫁接方法
4.4.2.1方法分类
采用劈接或切接法和腹接法嫁接。
4.4.2.2劈接或切接法
4.4.2.2.1接穗制作
保留顶端5~10束针叶,在距顶芽1~2cm处下端,采用劈接法的将接穗削成长约2~3cm削
面相等的楔形;采用切接法的,将接穗削成2~3cm削面长短不一的楔形。
将砧木第一轮侧枝主干上5cm处平切,保持切口平滑,从砧木断面中央或2/3处竖切一刀,深
度2~3cm。
4.4.2.2.3
嫁接
将穗条插入砧木中,至少保持一侧形成层对齐,用绑带或夹子固定,套上保湿袋,把下袋口捆好,
在砧木距地面10~20cm处向下斜切,使切口与砧木纵轴线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