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练习题(附答案解析).docx
经济学原理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垄断生产厂商能获得超额利润主要是由于()。
A、实行了卖方垄断
B、对生产过程就行了创新
C、对产品进行了创新
D、实行了买方垄断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完全垄断市场中,垄断厂商能获得超额利润主要是因为实行了卖方垄断,即厂商控制了产品的供给,使其具有很强的市场势力,能够通过控制产量和价格来获取高于正常利润的超额利润。而实行买方垄断是指购买者具有市场势力,与垄断厂商获取超额利润无关;对产品进行创新或对生产过程进行创新并不一定能直接导致在完全垄断市场上获得超额利润,关键在于其市场垄断地位。
2.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A、实际损失
B、变相所得
C、主观感受
D、实际所得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它反映的是消费者的一种主观感受,消费者认为自己在购买过程中获得了超出实际支付价格的额外价值。
3.一般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动,这是因为()。
A、收入效应的作用
B、替代效应的作用
C、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同时发生作用
D、上述答案均不正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收入效应是指当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从而可能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替代效应是指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倾向于用该商品替代其他价格相对较高的商品,从而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一般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正是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同时发生作用的结果。
4.在规模经济作用下长期成本曲线呈()
A、下降趋势
B、不变
C、上升趋势
D、不确定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规模经济是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在规模经济作用下,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成本会逐渐降低,所以长期成本曲线呈下降趋势。
5.总需求曲线表明()。
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C、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和利率水平之间的关系
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总需求曲线表示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总需求曲线是由IS-LM模型推导而来,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动,均衡产出水平会发生变动,反映在总需求曲线上就是价格水平与总需求的对应关系。A选项只提及产品市场均衡不全面;B选项只提及货币市场均衡不全面;C选项说的是收入和利率水平关系不符合总需求曲线定义。
6.如果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减少税收
B、增加政府支付
C、增加转移支付
D、增加税收
正确答案:A
7.一个人可以用一国通货交换另一国通货的比率是()。
A、名义GDP
B、名义汇率
C、名义利率
D、名义变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名义汇率是一个人可以用一国通货交换另一国通货的比率。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名义利率是指央行或其他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名义变量是用货币衡量的变量。这些都不符合题干描述。
8.去年的CPI为120,今年为132,今年的通膨胀率为()。
A、0.06
B、0.1
C、0.12
D、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通货膨胀率=(现期CPI-基期CPI)÷基期CPI×100%。将去年CPI(基期)120,今年CPI(现期)132代入公式,可得通货膨胀率=(132-120)÷120×100%=10%,10%>0.1,所以答案选B。
9.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A、可以比较
B、取决于它的价格
C、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D、不可比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是用序数来表示和分析消费者行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是可以比较的。它通过消费者偏好来排序,进而分析消费者的选择行为,所以商品效用大小能够比较。
10.假如生产某种产品所需原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商品()。
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C、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当生产某种产品所需原料价格上升时,意味着生产成本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会减少供给,供给曲线向左移动。需求曲线主要受消费者的偏好、收入、相关商品价格等因素影响,原料价格上升对需求曲线无直接影响,所以A、C选项错误;原料价格上升会使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应向左移动而不是向右移动,D选项错误。
11.旨在扩大总需求的货币政策既可以被描述为货币供给增加,也可以被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