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荷栽培技术规范》.docx
Q/LB.□XXXXX-XXXX
PAGE2
ICS
FORMTEXT65.020.40
CCS
FORMTEXTGXAS
FORMTEXTB65
团体标准
T/FORMTEXTGXASFORMTEXTXXXX—FORMTEXTXXXX
FORMTEXT?????
FORMTEXT木荷栽培技术规范
FORMTEXT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cultivationofSchimasuperba
FORMDROPDOWN
FORMTEXT?????
FORMDROPDOWN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发布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T/GXASXXXX—XXXX
PAGE1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T/GXAS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参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林学会提出、归口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大桂山林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六万林场、贺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余平福、黄康庭、梁建新、罗义汉、邓永胜、李梁芬、施瑜、黄镇、杜亮、张全武、赵骏芳、刘巧情、黎廷帆、邓阳英、李桃、吴海、覃余武、朱力、陈宗驹、赵春莲、谢桂莲、甘东明、唐敏、钟定兵、毛承昆、唐康尧、蒋凤、文浩宇。
木荷栽培技术规范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木荷(Schimasuperba)栽培技术规范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种子苗培育、造林、抚育管理、采伐、主要病虫害防治及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木荷人工林培育。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15782营造林总体设计规程
LY/T1000容器育苗技术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种子苗培育
圃地选择
按照GB/T6001执行。
种子来源
选用种子园、优良种源或优良林分的种子。
种子质量要求
按GB7908执行。
种子采集与处理
选择15a~40a生,生长健壮、目的性状优良的单株为采种母树。采种期为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蒴果由青变成黄褐色,微裂时采集。蒴果采收后堆放3d~5d天,然后摊晒取种,净种风干后干藏。
容器苗培育
按LY/T1000执行。
裸根苗培育
苗床建设
选择光照充足、避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质土为圃地,秋冬季对圃地进行除草,并施有机肥7.5吨/hm2~10吨/hm2和钙、镁、磷复合肥2.0吨/hm2~2.5吨/hm2,翻耕入土作基肥。建宽1.0m~1.2m、高20cm~25cm,长度视圃地情况而定,沟宽40cm~45cm的苗床,床面铺一层厚2cm的过筛黄心土。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30℃~40℃的温水浸种催芽,自然冷却后继续浸种12h~24h,去除浮种沥干水后,用0.3%高锰酸钾或1.5%~2.0%福尔马林溶液浸种20min~30min,捞出用清水洗净,摊开晾干即可播种。
播种
1月~3月播种。播种前在苗床上喷1%~3%的石灰水或0.3%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采用撒播或以行距15cm左右进行条播,播种量90kg/hm2~105kg/hm2。播种后盖薄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度。随后用喷雾器喷淋将苗床浇透,搭拱棚盖上薄膜进行保温、保湿。播种后15d~20d开始发芽,当超过70%的种子发芽出土时,即可揭去薄膜。
苗期管理
苗期重点做好除草、水肥管理、间苗、定苗和有害生物防治,发芽2个月~5个月及时除草松土,间苗、补苗、定苗,防治叶面害虫,薄施1次~2次氮、磷肥或喷施以氮为主的叶面肥,最后一次间苗定苗株数为110株/m2~135株/m2。6月~9月为苗木速生期,结合除草松土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或叶面肥2次~3次,9月以后喷施1次~2次磷酸二氢钾叶面肥。10月开始控水、控肥,12月开始炼苗。
苗木出圃
按GB6000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