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静脉输液要点及注意事项.docx
这样的场景你遇见过吗?
◆01静脉输液的定义
大气压一
大气压一
原理:液体静压
条件:
·液体静压
·大气压·通畅
定义阐述
液压通气管①静脉输液是一种将药物、营养物质或血液等通过静脉血管输送到体内的医疗手段
液压
通气管
②它利用重力作用静脉压,使液体、药物或血液从输液容器经输液管进入静脉血管,进而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静脉压
重要性说明
重要性说明
①在现代医疗中,静脉输液极为常见。超过80%的病人在住院期间会接受不同形式的静脉输液治疗,且输液治疗常常贯穿整个住院过程
②它可用于快速补充体液、电解质,治疗脱水、电解质失衡等情况;也能实现快速药物作用适用于无法口服药物的患者
◆02输液前的准备
遮挡法鼓励法
遮挡法
鼓励法
注意移法转开导法心理准备
注意移法转
开导法
心理准备
缓解紧张情绪缓解紧张情绪,详细向患者解释本次输液的目的,如治疗何种疾病输入药物的名称、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缓解紧张情绪
物品准备
根据患者病情准备相应的急救药品和器械,如肾上腺素、氧气、除颤仪仔细核对药品的名称、剂量、浓度和有效期,确保药品质量无误
除颤仪检查输液器是否完好无损,有无漏气、漏水现象
除颤仪
输液贴可有效预防细菌从针孔处进入机体血管选择与评估
输液贴可有效预防细菌从针孔处进入机体
血管选择与评估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血管
评估血管的弹性、充盈度、位置及走向,避免选择弯曲、脆性大、有炎症及受伤的血管
◆
◆04输液过程中的注意要点
常见药物配伍禁忌的图表
常见药物配伍禁忌的图表
01.青霉素+氧氟沙星=灌浊
02.青霉素+鳃茶碱=青霉素失活、降效
03.青霉素+碳酸氯纳=青霉素失活、降效
04.青霉素+葡苗糖=分解快
05.青霉素+阿拉明=起化学反应
06.青霉素+新福林=起化学反应
07.青霉素+庆大霉素=庆大失活、降效
08,青霉素+阿米卡星=阿米卡星失活、降效
09.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有配伍禁忌
10.青霉素+维生素C=青霉素分解快+降效
11.青霉素+氢化可的松=青霉素降效
12.青霉素+黄岑注射液■沉淀
13.青霉素+黄连注射液■沉淀
14.氨苄西林-舒巴坦+10%GS或5%GNS=
降效,室温1h失效
15.氨苄西林舒巴坦+5%破酸氢钠=降效,
且外观有乳光
16.阿洛西林+维生素B6=沉淀
17.阿洛西林+氨甲苯酸=沉淀
18.阿洛西林+维生素C=pH变化大于0.2,
宜少配伍
19.阿洛西林+阿米卡星=pH变化大于0.2,
宜少配伍
20.阿洛西林+小诺霉素=pH变化大于0.2,
宜少配伍
21.阿洛西林+庆大霉素=pH变化大于0.2,
宜少配伍
22.阿洛西林+庆大毒素=pH变化大于0.2,
宜少配伍
23.阿洛西林+庆大霉素=pH变化大于0.2,
宜少配伍
24.阿洛西林+肌苷apH变化大于0.2,宜少
配伍
25.阿洛西林+诺佳=沉淀
26.氨苄西林钠+0.5%甲硝唑=变色、沉淀
27.氨苄西林钠+氨茶碱=沉淀分解失效
28.氨苄西林钠+庆大霉素=有配伍禁忌
29.氨氯西林钠+5%或10%GS液=降效
30.氨氯西林钠+氨茶碱=沉淀分解失效
31.羧苄西林钠+0.5%甲硝唑=降效
32.鞍苄西林钠+小诺米星=降效
33.美洛西林钠+环丙沙星=混浊
34.美洛西林钠+甘利欣=混浊
35.阿莫西林钠+5%或10%GS=变色、降效
(与温度、时间成正比)
36.阿莫西林钠+5%GNS=同上
37.阿莫西林钠+氨茶碱=沉淀分解失效
38.头孢噻肟钠+碳酸氢钠=红色配伍禁忌、
姐万增加盗性
了解药物的性质和配伍禁忌至关重要确保
药物之间不会相互作用或产生不良反应
及时调整滴速或停止输液滴速调节
及时调整滴速或停止输液
滴速调节
·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病情,合理调节滴速确保药物能够被安全有效地输送到体内
·在滴注过程中,患者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血压
血压
体温
传统四大生命体征
呼吸
脉搏
观察与护理
观察与护理
·在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注意保持输液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和静脉炎的发生
·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应保持舒适的体位,避免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免引起不适
05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并发症:静脉炎
预防
预防
选择弹性好、粗直的血管进行穿刺,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严格执行
无菌操作,穿刺部位定期消毒
中心静脉置管等方式进行输注
中心静脉置管等方式进行输注
对于刺激性强的药物
对于刺激性强的药物
并发症:渗漏
预防
预防
选择弹性好、回流顺畅的血管,避免在关节附近或有病变的血管处穿刺;
在输液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