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有机化学重要知识点(上).pdf

发布:2025-05-09约2.54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有机化学(上)主要知识点

烷烃:

命名、构象(开链Newman式、环己烷椅式)、自由基反应、Corey-House反应(关联卤代烃)、

Wurtz反应、格氏试剂与重水的反应(制备D代烷烃)

烯烃:

亲电加成反应(顺马、反马)、HBr加成的过氧化效应(自由基机理、反马)、α-H的取代反应(自

由基机理)、碳正离子稳定性、碳正离子重排、烯烃的氧化反应(二醇、环氧、醛酮、羧酸)、Diels-

Alder反应、Wittig反应制备烯烃、烯烃在酸性条件下的二聚或二烯烃的分子内反应(关联碳正

离子)

炔烃:

水合反应、硼氢化反应、端炔的酸性和鉴定、炔钠的反应(亲核取代、亲核加成)、炔烃的还原

(还原试剂与烯烃顺反的关系)、炔烃的二聚(关联共轭二烯烃和D-A反应)、炔烃与烯烃的反

应活性差异

立体化学:

判断是否具有旋光性/手性、判断R/S构型、Fischer投影式vsNewman投影式、内消旋体vs

外消旋体(关联S1反应和碳正离子)、对映体vs非对映体(主要是关联命名、S2反应、E2反

NN

应)

芳香族化合物:

判断芳香性、芳香性比较、亲电取代反应—“五化”反应+“二化”、亲电反应活性比较、取代基的

定位效应(邻对位vs间位、致活vs致钝)、苄位卤代、侧链氧化(有α-H的侧链全都氧化为苯

甲酸)、几个常见杂环的亲电取代反应、常见氮杂环的酸碱性比较、萘的亲电取代反应(包括定

位效应)、联苯类化合物的亲电取代位置、吡啶的亲核取代反应(与NaNH2反应)、Birch还原

注意“五化”的条件、活性中间体、应用:

卤化产物:可转化为格氏试剂

硝化产物:可还原为苯胺,进行重氮化及后续反应(下册内容)

磺化产物:可逆反应,可做占位基/保护基

F-C烷基化:碳正离子机理(掌握机理),会发生重排(卤代烃、烯烃、醇均可产生碳正离子)

F-C酰基化:生成羰基化合物,可发生酮的各种反应

注意:苯环上含有强吸电子基团时,不能发生F-C反应

卤代烃:

不同卤代烃的反应活性比较(S1反应主要看碳正离子稳定性、S2反应主要看位阻)

NN

不同卤素离子的离去性和亲核性比较

生成的碳正离子稳定性比较

SN1和E1是碳正离子机理,会发生重排

S2会发生构型翻转、两次S2反应保持构型

NN

E2消除反应,反式共平面消除(会画锯架式)

消除反应时,注意消除哪边的H产物更稳定(区域选择性)

亲核取代反应的机理,即S1反应的过渡态和中间体、S2反应的过渡态

NN

不同亲核试剂的活性、碱性

格氏反应:与二氧化碳、环氧乙烷、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

注意格氏试剂的制备条件(有卤素以外的反应基团时需要保护)

D的引入:格氏试剂与DO反应、用LiAlD还原卤代烃、RONa与DO反应

242

如何将OH转化为好的离去基团(OTs、OH2+)

硝基卤代苯的亲核取代反应

卤代苯在碱性条件下(如NaNH、n-BuLi、LDA)生成苯炔中间体,以及后续的反应(苯炔既有

2

亲核性、也有亲电性)

醇、酚、醚

1.醇:酸碱性比较、亲核性(亲核取代反应)、Lucas试剂、氧化、消除(脱水)、片哪醇重排(掌

握机理)、醇的保护和去保护、制备(关联烯烃的水合、烯烃的氧化、卤代烃的水解、羰基化

合物的还原、格氏反应等)、溶解性或沸点比较(氢键作用)

2.酚:酸性比较(考虑诱导效应、氢键作用)、酚酯的重排(Fries重排)、亲电取代反应(关联

芳香族化合物、注意碱性和酸性/非质子性溶剂中卤代数目的不同)、FeCl3显色反应(酚、烯

醇式)、酚钠与卤代烃的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