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语文含解析.docx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恣睢(suī)B.蹒跚(pánshān)C.憔悴(qiáocuì)D.龟裂(jūnliè)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B.他不仅努力学习,而且关心集体,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C.学习语文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而不是死记硬背。
D.为了提高成绩,我们必须努力学习,而不是仅仅依靠运气。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唐诗《春晓》的作者是孟浩然。
C.《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
D.《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
4.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B.他喜欢看星星,一晚上都在仰望天空。
C.他把书放在桌子上,然后开始阅读。
D.他走在路上,心里想着回家。
5.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被动句的一项是()。
A.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B.书被放在桌子上了。
C.他开始阅读这本书。
D.他正在学习。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
2.《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词作()。
3.《论语》的作者是孔子()。
4.下列句子中,“的”字是助词的一项是:“他的书在桌子上”()。
5.下列句子中,“被”字是助词的一项是:“书被放在桌子上了”()。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论语》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体现了学习方法中的()。
2.《春晓》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3.《背影》中,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场景描写,运用了()的描写方法。
4.下列句子中,“的”字是助词的一项是:()。
5.下列句子中,“被”字是助词的一项是:()。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简述《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含义。
2.《春晓》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在《背影》中,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场景描写有哪些作用?
4.简述比喻修辞的作用。
5.简述被动句的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将下列句子改为被动句:“他努力学习,取得了好成绩。”
2.请将下列句子改为比喻句:“他的笑容很温暖。”
3.请将下列句子改为疑问句:“他喜欢看书。”
4.请将下列句子改为感叹句:“他学习很认真。”
5.请将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他的成绩很好。”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分析《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含义及其在诗中的作用。
2.分析《背影》中父亲的形象特点及其对“我”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
1.请根据《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内容,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感悟。
2.请根据《背影》中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场景,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场景描写。
试卷解析
一、选择题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恣睢”应读“zìsuī”;B项“蹒跚”应读“pánshān”;D项“龟裂”应读“jūnliè”。C项注音正确。
2.答案:C
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去掉“通过”或“使”;B项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他努力学习,而且关心集体,赢得了大家的尊敬”;D项表述正确。
3.答案:D
解析:《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其他选项表述正确。
4.答案:A
解析:A项使用了比喻修辞,将“笑容”比作“阳光”。
5.答案:B
解析:A、C、D三项均为主动句,只有B项是被动句。
二、判断题解析
1.答案:√
解析:该句出自《论语·为政》,表达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2.答案:√
解析:《沁园春·雪》确实是毛泽东的词作。
3.答案:×
解析:《论语》的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而非孔子本人。
4.答案:√
解析:“的”字在句中作为助词,用于修饰名词“书”。
5.答案:√
解析:“被”字在句中作为助词,用于构成被动句。
三、填空题解析
1.答案:学习方法
解析:该句强调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2.答案:喜爱
解析:诗句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3.答案:细节描写
解析:通过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动作、神态等细节,表现了父亲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