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创伤-创伤急救学(第2版)PPT课件.pptx
第十章手部创伤;目
录;第一节手部创伤的定义及种类;一、手部创伤的定义
手部创伤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手部皮肤、肌腱、神经、血管、骨骼的损伤,使手的结构遭到破坏,手的功能受到影响。
手部创伤包括:单纯及复合损伤、开放性及闭合性损伤。;二、手部创伤的分类
常见的手部创伤依据创伤的性质,损伤的情况大致可分为:
(一)锐利伤
(二)钝挫伤
(三)挤压伤
(四)热灼伤
(五)特殊手部创伤;第二节手部开放性创伤的处理;一、现场急救
(一)现场急救——主要原则止血、包扎和固定。
1.现场环境及伤情评估①环境评估;②伤情判断;③先抢后救。
2.手部开放性伤口的处理①止血;②伤口包扎;③局部制动;④药物应用;⑤离断肢体的处理。;(二)转运
1.经过现场急救处理后的伤员,应尽快转运到医院治疗。
2.转运过程应尽可能做到快速、安全和减少痛苦。
3.转运时患者宜平卧位,抬高患肢。
4.转运途中要密切观察伤员生命体征及伤情变化,及时作出处置。;二、急诊室救治
(一)急诊室检查
1.询问创伤病史
2.体检及手部组织损伤的检查
3.组织损伤的初步判断及治疗方案的确定
(二)急诊室处置
迅速认真地做好手术前各项准备工作。;三、手部创伤的诊断
(一)皮肤损伤的初步检查及诊断
(二)肌腱损伤的初步检查及诊断
(三)神经损伤的初步检查及诊断
(四)骨与关节损伤的初步检查及诊断;(一)皮肤损伤的初步检查及诊断
1.皮肤损伤的初步检查包括以下三方面
(1)皮肤损伤性质及皮下组织损伤的判断
(2)皮肤活力的判断
(3)皮肤缺损的估计
2.皮肤损伤依据上述检查情况其诊断分为切割伤、撕裂伤、撕脱伤、脱套伤、皮肤坏死、皮肤缺损等。;3.皮肤活力的判断
(1)损伤的性质是影响损伤皮肤活力的重要因素
(2)损伤局部皮肤的颜色与温度
(3)毛细血管回流试验
(4)皮瓣的形状和大小
(5)皮瓣的长宽比例
(6)皮瓣的方向
(7)皮肤边缘出血状况;(二)肌腱损伤的初步检查与诊断
1.屈指肌腱损伤的检查
(1)屈指深肌腱断裂
(2)屈指浅肌腱断裂
(3)屈指深、浅肌腱均断裂
(4)屈拇长肌腱断???;2.伸指肌腱损伤的检查
(1)掌指关节背侧近端伸指肌腱断裂
(2)近节指骨背侧伸肌腱断裂
(3)中节指骨背侧伸肌腱断裂;手部外伤屈伸肌腱断裂检查方法;(三)神经损伤的初步检查及诊断
1.神经损伤的功能检查常与肌肉和肌腱损伤的检查同时进行。
2.需对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进行功能检查。
(四)骨与关节损伤的初步检查及诊断
1.在检查肌腱损伤的同时,即可观察是否有畸形,是否有掌、指骨折;掌、指关节是否脱位。
2.在可疑骨、关节损伤时,应立即进行X线摄片检查。注意投照体位,手掌部需拍照正、斜位片。;四、初期外科处理
(一)初期外科处理原则
1.早期彻底清创,防止伤口感染
2.尽量修复损伤的组织
3.妥善地闭合伤口
4.合理包扎固定
5.最大限度地保留手的功能;(二)具体步骤
1.清创
2.修复组织
3.闭合伤口
4.包扎固定;第三节开放性手部创伤的清创术;一、清创术及其重要性
(一)清创术
是将一个开放性的污染伤口,通过外科处理,彻底清除创口内一切异物和被污染、挫灭失活的组织,使其变成接近于无菌的外科伤口。
(二)重要性
清创是否彻底,是手部开放性损伤处理的关键环节,如能正确彻底清创,则术后发生感染的机会就会明显减少。;二、清创术的时限
1.开放性手部损伤宜争取在6~8h内清创。
2.若时间延误或损伤严重,有感染可能的创口,虽可行清创术但不应闭合创面,肉芽初步形成后再进行二期的创面覆盖处理。;三、清创术的术前准备
1.麻醉的选择
2.伤肢清洗与术区备皮
3.体位与消毒铺巾
4.止血带的应用;四、清创术的手术步骤与操作程序
1.冲洗创面,清除异物
2.清创
3.伤口检查,确定修复方案
4.冲洗浸泡,彻底止血
5.更换器械
6.各种组织的早期修复
7.创面的闭合
8.放置引流
9.包扎固定
;第四节手部各组织创伤的早期处理;一、手部皮肤缺损的早期处理
早期处理的重要性:手部创伤后若有皮肤缺损,创面外露,常导致感染、畸形愈合及功能障碍。因此,在处理手部新鲜的开放性损伤中,如何解决皮肤的覆盖问题是极其重要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原则是:
1.若创基条件好,无骨质、肌腱及重要血管、神经裸露,可优先考虑游离植皮术。
2.挤压撕脱伤,伴开放性骨折、肌腱伤、重要神经损伤时才考虑远处皮瓣转移或游离皮瓣的修复方法。;覆盖指端损伤的几种皮瓣;覆盖指端损伤的几种皮瓣;覆盖指端损伤的几种皮瓣;二、手部骨与关节创伤的早期处理
1.掌骨、指骨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2.关节囊损伤的修复;三、手部血管创伤的早期处理
(一)处理原则
先清创、固定骨折以恢复支架作用,缝合肌肉作为基底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