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系统炎症妇女的护理-妇产科护理学(第3版)PPT课件 .pptx
第十三章
生殖系统炎症妇女的护理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概论;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概论;女性生殖道的自然防御功能
外阴:大阴唇自然合拢,遮掩阴道口及尿道口,防止外界微生物污染。
阴道:阴道口闭合、前后壁紧贴,防止外界微生物的侵入;阴道自净作用。
子宫颈:碱性“黏液栓”,内含乳铁蛋白、溶菌酶,抑制病原微生物侵入。
;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内膜分泌液中含有乳铁蛋白、溶菌酶,可清除少量病原体。
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纤毛向宫腔摆动及输卵管蠕动,阻止病原体的侵入;输卵管液中含有乳铁蛋白、溶菌酶,可清除偶尔进入病原体。;病原体;;;(2)心理-社会评估:
与患者接触、交谈,观察行为变化,了解情绪、心理状态。
多数患者在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后,出于无奈被迫就医。
有些未婚或未育女性,因害羞、恐惧、害怕遭人耻笑等原因未及时就诊,延误病情。;;;第二节外阴部炎症;非特异性外阴炎
生理评估:
病因:受到经血、阴道分泌物、尿液、粪便刺激。
健康史:发病诱因、外阴皮肤及用药情况。
临床表现:症状(瘙痒、疼痛、红肿、灼热感);体征(局部充血、肿胀、糜烂、苔藓样变)。
处理原则:病因治疗、局部治疗(高锰酸钾坐浴、中药熏洗、微波或红外线治疗)。;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舒适度减弱与外阴瘙痒、灼热、分泌物多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炎性分泌物刺激引起局部瘙痒及搔抓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外阴炎的防治知识。;护理措施
用药护理:教会患者正确的坐浴方法和中药熏洗外阴方法。
健康教育: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忌酒及辛辣或过敏食物,严禁局部搔抓,勿用刺激性药物或肥皂擦洗,破溃者须预防继发感染。;前庭大腺炎
生理评估:
病原体: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
临床表现:症状(肿胀、疼痛、灼烧感、坠胀感,全身症状);体征(外阴红肿、压痛明显、腹股沟淋巴结增大)。
处理原则:抗生素治疗、中药热敷、高锰酸钾坐浴;手术治疗:切开排脓、CO2激光。;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舒适度减弱与发热、疼痛有关。
组织完整性受损??手术或脓肿破溃有关。
护理措施
急性期患者卧床休息。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及止痛剂。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脓肿切开引流后,每日更换引流条,行外阴擦洗,每日2次,伤口愈合后,可改为坐浴。;;;第三节阴道炎症;;生理评估
健康史:个人卫生习惯、性伴侣及发病后治疗过程及效果,白带异常等情况。
临床表现:症状(外阴瘙痒、灼热、疼痛,分泌物呈稀薄泡沫状、白带增多);体征(充血、草莓样宫颈)。
相关检查:阴道分泌物寻找滴虫,最简便的是0.9%氯化钠溶液湿片法。
处理原则:杀灭阴道毛滴虫,切断传染途径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舒适度减弱与外阴瘙痒、灼热、分泌物多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滴虫阴道炎传播途径、防治等知识。;护理措施
(1)指导患者配合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前24~48h避免性交、阴道灌洗或局部用药,取样本后及时送检并保暖。
(2)用药护理:
指导服药剂量和时间。
甲硝唑和替硝唑用药期间及停药一定时间内,禁止饮酒。
(3)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的护理:充分沟通治疗目的,指导用药方法。
;(4)健康教育:讲解遵医嘱治疗和复查的重要性。性伴侣同时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无保护性生活。指导患者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交叉和重复感染。
;;生理评估:
病因:假丝酵母菌为机会致病菌。
健康史:接触史、有无诱发因素,自行用药经过。
临床表现:症状(瘙痒难忍、阴道分泌物增多,典型特征为白色稠厚、凝乳样或豆渣样);体征(外阴阴道黏膜红肿,可见糜烂或溃疡)。
相关检查:阴道分泌物寻找假丝酵母菌芽生孢子或假菌丝,湿片法常用10%氢氧化钾溶液。
处理原则:消除诱发因素,抗真菌药物(局部用药为主)。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舒适度减弱与外阴瘙痒、灼热、分泌物多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炎性分泌物刺激引起局部瘙痒、搔抓破溃有关。;护理措施
用药护理:
指导单纯性和复杂性VVC的用药方法,监测用药反应。
妊娠患者,宜小剂量、长疗程局部用药,禁用口服唑类药。
健康教育:
消除诱因,注意个人卫生,个人用物煮沸消毒。
有症状性伴侣及时检查和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无保护性生活,RVVC患者,指导随访。;萎缩性阴道炎
生理评估:
病因:雌激素水平降低、局部抵抗力下降。
健康史:是否为绝经后、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卵巢功能早衰、盆腔放疗后、产后闭经、假绝经妇女。
临床表现:症状(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灼热不适);体征(阴道呈萎缩性改变、阴道黏膜充血)。
相关检查:阴道分泌物镜检为主,必要时活组织检查。
处理原则:补充雌激素增加抵抗力,抗生素抑制致病菌生长。;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舒适度减弱与外阴瘙痒、白带增多、疼痛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萎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