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4秋-25春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23 第四章 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docx

发布:2025-05-08约6.39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学习任务目标

1.通过实验科学探究金属腐蚀的本质及其原因,认识金属腐蚀的主要类型,能正确书写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电极反应。

2.知道金属腐蚀的危害,树立防止金属腐蚀的意识,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选择并设计防腐措施。

一、金属的腐蚀

1.金属腐蚀

2.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3.钢铁的电化学腐蚀

(1)实质

eq\b\lc\\rc\}(\a\vs4\al\co1(铁:负极,水膜:电解质溶液,碳:正极))在钢铁表面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

(2)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

项目

类别

析氢腐蚀

吸氧腐蚀

图形描述

条件

水膜酸性较强

水膜酸性较弱

或呈中性

有关

反应

负极

Fe-2e-===Fe2+

正极

2H++2e-===H2↑

2H2O+O2+4e-===4OH-

总反应

Fe+2H+===Fe2++H2↑

2Fe+2H2O+O2===2Fe(OH)2

联系

通常两种腐蚀同时存在,但后者更普遍

4.实验探究金属的腐蚀

(1)将经过酸洗除锈的铁钉用饱和食盐水浸泡一下,放入具支试管中,几分钟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导管中的液面上升,说明铁发生了吸氧腐蚀。

(2)取两支试管,分别放入两颗锌粒和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实验现象是两支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1~2滴硫酸铜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气泡速率增大,原因是锌置换出铜,形成原电池。

二、金属的防护

1.金属的防护方法

2.金属的电化学防护

(1)牺牲阳极法

①理论依据:利用原电池原理。

②装置示意图

③电极反应

负极:Zn-2e-===Zn2+;

正极:2H++2e-===H2↑。

(2)外加电流法

①理论依据:利用电解原理。

②装置示意图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探究活动]

港珠澳大桥在世界桥梁建筑历史上创造了无数奇迹,里程最长,施工难度最大,设计使用寿命最长,技术含量最高……在大桥应用的多项关键技术中,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提供的桥基钢管复合桩系列防腐解决方案,为保证大桥达到120年的超长寿命发挥了关键作用。

活动1地下钢管生锈属于哪种类型的电化学腐蚀?

提示:属于吸氧腐蚀。

活动2写出钢管生锈时两极的电极反应。

提示:Fe作负极,电极反应为2Fe-4e-===2Fe2+;C作正极,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活动3为保护地下钢管不被腐蚀,可采取的电化学保护措施有哪些?

提示:将钢管与锌板相连,或将钢管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评价活动]

1.(2022·广东卷)为检验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对钢铁防腐的效果,将镀层有破损的镀锌铁片放入酸化的3%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溶液分别实验,能说明铁片没有被腐蚀的是()

A.加入AgNO3溶液产生沉淀

B.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无蓝色出现

C.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

D.加入K3[Fe(CN)6]溶液无蓝色沉淀生成

D解析:镀层有破损的镀锌铁片被腐蚀,则将其放入酸化的3%NaCl溶液中,会构成原电池,由于锌比铁活泼,作原电池的负极,而铁片作正极,锌对铁仍能起到保护作用,为了证明防腐效果,可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氯化钠溶液中始终存在氯离子,所以加入硝酸银溶液后,不管铁片是否被腐蚀,均会出现白色沉淀,故A不符合题意;碘化钾淀粉溶液可检测氧化性物质,但不论铁片是否被腐蚀,均无氧化性物质可与碘化钾发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KSCN溶液可检测铁离子的存在,无法检测Fe2+的存在,所以无论铁片是否被腐蚀,加入KSCN溶液后,均无红色出现,故C不符合题意;K3[Fe(CN)6]是用于检测Fe2+的试剂,若铁片没有被腐蚀,则溶液中不会生成亚铁离子,则加入K3[Fe(CN)6]溶液就不会出现蓝色沉淀,故D符合题意。

2.如图所示装置,若开始时a、b两端液面相平,放置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两处的腐蚀速率:ab

B.a、b两端相同的电极反应为Fe-3e-===Fe3+

C.一段时间后,a端液面高于b端液面

D.a端总反应为Fe+2H2O===Fe(OH)2+H2↑

C解析:U形管左边,生铁发生吸氧腐蚀,U形管右边,生铁发生析氢腐蚀。A项,生铁发生析氢腐蚀的速率比吸氧腐蚀的速率大,错误;B项,a端负极上铁失电子,正极上氧气得电子,b端负极上铁失电子,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所以a、b两端相同的电极反应为Fe-2e-===Fe2+,错误;C项,a端发生吸氧腐蚀,b端发生析氢腐蚀,一段时间后,a端气体压强减小,b端气体压强增大,导致溶液从b端向a端移动,所以a端液面高于b端液面,正确;D项,a端发生吸氧腐蚀,其总反应为2Fe+O2+2H2O===2Fe(OH)2,错误。

3.地下管线穿过不同的地质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