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作业面受限区域的肥槽预拌流态固化土回填的应用和造价确定方法.docx
浅析作业面受限区域的肥槽预拌流态固化土回填的应用和造价确定方法
【摘要】本文结合某项目综合管廊工程实际,针对基坑肥槽作业面受限区域采用传统混凝土回填和预拌流态固化土回填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预拌流态固化土回填具有可利用原有出土、施工快速、质量较好的优点,同时也提出了流态固化土造价确定的方法。
关键词:作业面受限;流态固化土;造价确定
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的基坑回填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肥槽长度比较狭窄、基坑填的深度较深、在施工时无法有效保证能够根据设计条件实现分层回填施工夯实、或者大中型的压实机具已经无法进行施工,可以采用中小型的夯实机具完成素土分层回填,但是由于该工艺施工难度很大、回填工期较长、回填的工程质量无法有效控制、产生扬尘和污染等问题,极易发生因回填压实量不够造成的上部沉降上部管道、路面损伤,甚至丧失了利用功能的质量事故。
因此在以往的工程中,很多工程会选择使用在受限区域肥槽素混凝土回填,用以确保回填压实度和加快工期。混凝土的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由于各地砂、石料资源紧张、趋于枯竭,以及运输成本的不断增高,导致混凝土的价格一路上涨、居高不下。混凝土的价格增长和货源稀缺,已经给工程的建设实施造成了严重影响。其次,在地基工程中往往面临着改良土体、加固土体等的地基处理要求,包括地基处理、道路加固工程等,同时还往往面临着针对矿井采空区、壕沟等特殊区域的混凝土灌注回填工程等的施工,而此类施工需求中通常对材料的要求并不会太高,如继续使用混凝土作为基础施工材料,会明显加大了施工成本。另一方面,在港口、道路、矿井、城市工程等各种重要建设工程的建筑基础处理过程中,被挖掘、置换后的泥沙、渣土年产的总量可能达到几十亿立方米,而这种泥沙、渣土大多都不能得到合理的处置和利用,而且被当作废弃物存放、丢弃,从而导致了大量土壤资源和泥土资产的浪费,甚至还可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另一方面素混凝土硬度大对后期维修造成了困难。
根据上述情况,需要一种新型的基坑回填材料,来专门解决上述的难题。预拌流态固化土是针对以上难题而专门创新出的一种建筑材料,其根据工程需要和岩土特点,利用当地的固体废弃物生产获得专用的高效岩土固化剂;再添加固化剂和水泥,拌和后生成流动性好、自密性高的混合材料;再经过施工和维护,硬化后生成更具有强度的岩石工程建筑材料。所以预拌流态固化土成为这种工程建筑材料,可视为同于广义上的“混凝土”。混凝土指使用水泥为主的胶凝材料硬化粗粒土(砂子、石头等骨料),预拌流态固化土是使用岩土胶结剂硬化细颗粒土(泥沙质土、粉土、泥浆、风化岩颗粒等)。可就地取材,或通过从现场挖出的废土经特殊工序处理后可重新用于施工。按照各施工单元的需求,生产各种低硬度级别的混凝土材料;可充分满足预拌混凝土的超低硬度的空白,流动性远大于普通混凝土,施工时无须振捣,还能有效的降低工程成本,不受原材料的影响而迅速进行施工。
1工艺特点
1.1自密实流动性好
固化土拌合物坍落度可限制在80~200mm之间,可采用泵送也可通过斜槽施工,拌合物流动性较强,施工时一般无需振捣。
1.2混合物强度可调整
根据需要和经济成本,强度可以在0.5MPa~10MPa之间调整,满足路基、地基、基坑回填的基本要求;达到对道路、地面、基坑等回填的基本需要;同时强度发展较快,仅需求二十四小时就能够达到上人完成下一个工序的强度。拌合时按照土质和设计条件,加入适当的外加剂,预拌流态硬化土可按照所采用的设计条件调节配合比,来调节其硬度和流动性。
1.3?体积稳定性和抗渗性好
拌合物硬化后,体积稳定性好,干缩小,水稳性好。与开挖的素土比较,抗渗性能更强,能有效避免地下水对预拌流态固化土本身的损伤,并有助于避免土壤随回填层下渗的地表水对地下结构的腐蚀。
1.4环境友好度高,能有效利用现场材料
固化剂是一种无机水硬性胶凝物质,利用其自身各种成分变化及其与土料间的物理、化学反应来明显提高混凝土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固化剂样品详见图1。
图1固化剂样品
固化剂选材是实现预拌流态固化土技术性能的要点。固化剂材料方案遵循因土制宜(粘土、淤泥质土、盐渍土、尾矿砂)、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当地多种工、矿业尾渣,如钢渣、赤泥、粉煤灰、废石膏等)、因材制宜(根据不同的材料组成,配制高效核心激发剂)三原则,就近取材、就地利用,很好的使固化剂与土完美的融合固结。
???预拌流态固化土的生产大量消耗堆积在施工现场附近的废弃土壤、减少废弃土占用的土地,既节约了材料成本,还节约了废弃物的运输成本,避免二次处理,其固化剂可采用为磨细炉渣、矿渣和粉煤灰等工业废料,既实现了工业废料的有效利用,又降低了砂、石、混凝土等半成品建材的使用量,与直接采用混凝土相比,降低半成品建材的使用率达到30%~65%。是高效节能、低碳环保型产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