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风险管理常考点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docx
2025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风险管理常考点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以下关于操作风险评估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商业银行通常借助自我评估法和因果分析模型,对所有业务岗位和流程中的操作风险进行全面且有针对性的识别,并建立操作风险成因和损失事件之间的关系
B.在操作风险自我评估的过程中,可依据评审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方法
C.商业银行可根据关键风险指标所反映的风险评估结果进行优先排序
D.商业银行应当基于操作风险自我评估法和关键风险指标法,定期对主要操作风险进行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操作风险评估方法相关知识的理解。A选项,商业银行通常借助自我评估法和关键风险指标法,对所有业务岗位和流程中的操作风险进行全面且有针对性的识别,并建立操作风险成因和损失事件之间的关系,而非因果分析模型,所以该项说法不正确。B选项,在操作风险自我评估的过程中,根据评审对象的不同,如不同业务、不同流程等,采用不同方法是合理的,这样能更精准地进行评估,故该项说法正确。C选项,关键风险指标能够反映风险状况,商业银行依据这些指标所反映的风险评估结果进行优先排序,可更有效地管理和应对风险,该项说法正确。D选项,商业银行基于操作风险自我评估法和关键风险指标法,定期对主要操作风险进行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有助于提前预测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该项说法正确。综上,本题答案选A。
2、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发展阶段的是()。
A.信用信息实地勘查
B.专家判断法
C.信用评分模型
D.违约概率模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的发展阶段相关知识。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大致经历了专家判断法、信用评分模型、违约概率模型三个主要发展阶段。B选项专家判断法是早期信用评级常用方法,主要依赖专家的经验、知识和主观判断来评估客户信用状况。C选项信用评分模型则是利用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将客户的各种信用相关信息进行量化分析,得出一个信用评分,以此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D选项违约概率模型是更先进的信用评级方法,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建模,直接估计客户的违约概率,为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更精准的依据。而A选项信用信息实地勘查是获取信用信息的一种手段,并非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的发展阶段。综上,答案选A。
3、某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无担保循环的)个人类表内透支余额是50亿元,表外未使用的信用卡授信额度是200亿元。假设对应的表内风险权重是75%,表外风险转换系数是20%。则该商业银行计量的信用卡风险加权资产量最可能的是()亿元。
A.40
B.90
C.30
D.67.5
【答案】:D
【解析】本题可根据信用卡风险加权资产量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表内和表外的风险加权资产量,再将二者相加得到总的信用卡风险加权资产量。###步骤一:计算表内风险加权资产量表内风险加权资产量的计算公式为:表内风险加权资产量=表内透支余额×表内风险权重。已知表内透支余额是\(50\)亿元,表内风险权重是\(75\%\),将数据代入公式可得:表内风险加权资产量\(=50\times75\%=50\times0.75=37.5\)(亿元)###步骤二:计算表外风险加权资产量表外风险加权资产量的计算需分两步,先根据表外未使用的信用卡授信额度和表外风险转换系数计算出表外转换后的风险资产,再乘以表内风险权重得到表外风险加权资产量。-**计算表外转换后的风险资产:**表外转换后的风险资产=表外未使用的信用卡授信额度×表外风险转换系数。已知表外未使用的信用卡授信额度是\(200\)亿元,表外风险转换系数是\(20\%\),将数据代入公式可得:表外转换后的风险资产\(=200\times20\%=200\times0.2=40\)(亿元)-**计算表外风险加权资产量:**表外风险加权资产量=表外转换后的风险资产×表内风险权重。已知表内风险权重是\(75\%\),表外转换后的风险资产是\(40\)亿元,将数据代入公式可得:表外风险加权资产量\(=40\times75\%=40\times0.75=30\)(亿元)###步骤三:计算总的信用卡风险加权资产量总的信用卡风险加权资产量=表内风险加权资产量+表外风险加权资产量。由步骤一可知表内风险加权资产量是\(37.5\)亿元,由步骤二可知表外风险加权资产量是\(30\)亿元,将数据代入公式可得:总的信用卡风险加权资产量\(=37.5+30=67.5\)(亿元)综上,答案选D。
4、下列关于专有信息和保密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专有信息的特点是如果与竞争者共享,会导致银行在这些产品和系统的投资价值下降,并进而削弱其竞争地位
B.有关客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