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一中等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考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江苏省镇江一中等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考化学试题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NH4)2Fe(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100mL1mol/L的Ba(OH)2溶液,把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固体质量不可能是()
A.35.3g B.33.5g C.32.3g D.11.3g
2、有机物G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有机物G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10H12O5
B.1molG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H2的体积为33.6L
C.在一定条件下,1molG与足量的H2反应,最多消耗3molH2
D.可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3、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加入少量水蒸气,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的体积分数增大 B.氢气的浓度增大
C.平衡常数变大 D.铁的质量增大
4、根据下列实验操作,预测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或解释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预测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解释
A
向FeI2溶液中滴入足量溴水,加入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氧化性:Fe3+I2
B
向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下的水解液中滴入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
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C
常温下,将浓盐酸、二氧化锰放入烧瓶中,用淀粉碘化钾试液检验
试液不变蓝
常温下,浓盐酸、二氧化锰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
向盛有NH4Al(SO4)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
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NH4++OH-=NH3↑+H2O
A.A B.B C.C D.D
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T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关系如图所示。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Z与T能形成化合物Z2T。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TZY
B.Z2Y、Z2Y2所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C.由于X2Y的沸点高于X2T,可推出X2Y的稳定性强于X2T
D.ZXT的水溶液显弱碱性,促进了水的电离
6、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iO32-、OH-、CO32-、SO42-、AlO2-、HCO3-、Na+、Mg2+、Fe3+、Al3+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盐酸溶液的体积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2SO4
B.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C.原溶液中含有CO32-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OH-、CO32-、SiO32-、AlO2-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常利用油脂的碱性水解制取肥皂
B.水与乙醇的混合液、雾、鸡蛋清溶液均具有丁达尔效应
C.蔬菜汁饼干易氧化变质.建议包装饼干时,加入一小包铁粉作抗氧化剂并密封
D.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可以吸收乙烯,所以可用其保鲜水果
8、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以NH3作氢源,可实现电化学氢化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为阴极
B.b电极反应为:2NH3-6e-=N2+6H+
C.电解一段时间后,装置内H+数目增多
D.理论上每消耗1molNH3,可生成1.5mol
9、下列说法中的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因为氢氟酸显弱酸性,可用于雕刻玻璃
B.因为液态氨气化时吸热,可用液态氨作制冷剂
C.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起消毒杀菌的作用
D.用铝制容器盛放浓硝酸,是因为铝和浓硝酸不反应
10、已知在100℃、1.01×105Pa下,1mol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气态水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olH2O(g)分解为2molH与1molO时吸收930kJ热量
B.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ΔH=-490kJ·mol-1
C.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乙→丙的过程中若生成液态水,释放的能量将小于930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