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23_T3191—2022_红松种群扩散林营建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发布:2025-05-08约1.9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40

CCSB64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3191—2022

红松种群扩散林营建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319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伊春分院、黑河市爱辉区大岭林场、伊春市乌翠区林业和草

原局、伊春职业学院、绥棱县国有林场三吉台林场、兰西国营河口林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叶林、李巍巍、李相全、段桂兰、李莉、于添、李志新、刘征、杨学明、孙长

青。

DB23/T3191—2022

红松种群扩散林营建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松种群扩散林营建技术的目标林分选择、布局方式、作业设计、植苗造林、幼林抚

育、透光抚育及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我省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及老爷岭的红松种群扩散林营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781

LY/T1607

森林抚育规程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DB23/T2626

红松人工林立地类型划分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DB23/T2878—2021

过伐林红松大径材单株抚育技术

3

4

5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目标林分应为红松种源匮乏的次生林和人工林,林分立地条件应符合DB23/T2626的规定。

a)目标林林分郁闭度≤0.7的应采用非均匀点状布局,在目标林分中灌木植被生长密集的林隙下群

团状造林,造林密度80株/hm2;

b)目标林分郁闭度≥0.8的应采用均匀块状布局,在目标林分的林冠下均匀造林。种群扩散林单元

面积为0.2hm2~1.0hm2,为目标林分面积的20%;造林单元之间距离160m~240m。

6

7

DB23/T3191—2022

7.1

清林

应采用带状清林(割2m留3m)。清除带内灌木和高大的杂草,保留针叶树种、珍贵阔叶树种(三大

硬阔、山槐、紫椴等)的幼树、经济树种(五味子、刺五加、刺嫩芽、山葡萄、猕猴桃、刺玫果、蓝靛果

忍冬等)。割灌茬高≤10cm,割除物顺带落地堆放于保留带边缘。

7.2

整地

株行距5m×5m,植苗点应避开云冷杉等针叶树的树冠下方、距离伴生树应≥0.9m。林隙下点状

布局应采用暗穴整地方式,林冠下块状布局应采用揭草皮子整地方式:

a)暗穴整地,铲除草皮直径60cm,刨穴直径50cm、深25cm,刨出树根、打碎土块及垡块、拣

出直径>3cm的石块,将土回填穴内;

b)揭草皮子整地,揭草皮直径60cm,将草根盘结层揭出,露出表土。

7.3

植苗

造林苗木应采用经过选优的红松本砧嫁接苗,可选用J4-2、J5-2或苗龄更长的嫁接苗。暗穴整地应采

用穴状栽植、揭草皮子整地应采用靠壁栽植:

a)穴状栽植,穴中心刨坑、深度超过苗根长,抖开根系、植苗入穴,扶正回填土至苗根1/2处、

轻提苗、踏实,再填平穴面超过苗根际2cm~3cm、轻提苗、踏实、穴面培一层浮土;

b)靠壁栽植,穴内刨坑在穴中心处形成垂直壁面,深度超过苗根长,苗根靠垂直面栽植,回填

土至苗根1/2处、踏实、轻提苗,再填平穴面超过苗根际2cm~3cm、踏实、穴面培一层浮

土。

8

幼林抚育年限应为5a,镐抚应在造林后立即进行,后续抚育应采用刀抚。林隙下点状布局的幼林

第一年镐抚1次、刀抚1次,第二年~第四年每年刀抚2次,第五年刀抚1次;林冠下块状布局幼林第一年

镐抚1次、刀抚1次,第二年~第五年每年刀抚1次。每年进行1次刀抚的应在七月下旬完成作业;每年进

行2次刀抚的,第一次刀抚应在七月上旬完成作业,第二次刀抚应在八月上旬完成作业。镐抚、刀抚作

业方式如下:

a)镐抚扩穴直径70cm,扩穴新土回培穴面至苗根际以上1cm~2cm处;5°以上的坡地在穴上

方取土,下方形成平行等高线的挡水梗;扶正倾斜10°以上的苗木;

b)刀抚割除造林带内的杂草和萌生灌木,茬高≤10cm;应避免伤及清林作业保留的针叶树、珍

贵阔叶树种的幼树及经济树种。

9

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目标林分、布局方式、作业设计、植苗造林、幼林抚育、透光抚育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