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药师专业实践能力sjnl jyh.pdf
第十单元栓剂
细目一栓剂的特点与作用机理
学习要点:
1.栓剂的分类
2.栓剂的作用特点
3.栓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
栓剂:
饮片提取物或饮片细粉与适宜基质制成,供、等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
要点一栓剂的分类
按给药途径分类:
要点二栓剂的作用特点
①药物不受或少受胃肠道pH或酶的破坏;
②避免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性;
③经中、下直肠静脉吸收可避免肝脏首过作用;
④适宜于不能或不愿口服给药的患者;
⑤可在腔道起润滑、抗菌、杀虫、收敛、止痛、止痒等局部作用。
要点三栓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
直肠给药(距口2cm)
①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肝脏→大循环
②直肠下静脉+静脉→髂内静脉(绕过肝脏)→下腔大静脉→大循环
③直肠淋巴系统
给药:
栓给药后,因附近的血管几乎均与大循环相连,故药物的吸收不经肝脏,且吸收速度较快。
细目二栓剂的基质
学习要点:
1.栓剂基质的要求
2.栓剂基质的种类
要点一栓剂基质的要求
栓剂的基质不仅赋予药物成型,而且对药物的释放和吸收均有影响。
①室温时应有适当的硬度,当塞入腔道时不变形,不碎裂,在体温下易软化、熔化或溶解;
②不与主药起反应,不影响主药的含量测定;
③对黏膜无刺激性,无毒性,无过敏性;
④理化性质稳定,在贮藏过程中不易霉变,不影响生物利用度等;
⑤具有润湿及的性质,能混入较多的水。
因油脂性基质如可可豆脂,在内不能被吸收形成残留物,一般不作栓用基质。
栓:常选用水溶性或水能混溶的基质
要点二栓剂基质的种类
1.油脂性基质
(1)可可豆脂
可可豆脂具有同质多晶性,有α、β、γ晶型,其中α、γ型不稳定,较低,β型稳定,
为34℃。
可可豆脂的措施:
①缓缓加热至总量2/3熔化时即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其全部熔化;
②在熔化的可可豆脂中加入少量的稳定晶型,促使不稳定晶型转变成稳定晶型;
③在基质熔化凝固时,将温度控制在28~32℃,放置几天,使不稳定的晶型转变成稳定型。
(2)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类:
半合成椰子油酯、半合成山苍子油酯、半合成棕榈油酯等。
(3)全合成脂肪酸甘油酯
硬脂酸丙二醇酯、氢化油
2.水溶性与亲水性基质
(1)甘油明胶:
明胶+甘油+水,具有弹性,不易折断,在体温时不熔融,但可缓缓溶于分泌液中,药物溶出速度可随
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