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最佳证据总结.pdf
预防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最佳
证据总结
【摘要】目的评价和整合预防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相关证据。
方法计算机检索各指南网站和数据库中关于预防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非计划
性再入院的临床决策、最佳实践、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检索
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8月31日。采用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
文献质量评价标准等对不同类型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25篇文献,
包括1篇临床决策、9篇指南、6篇证据总结、8篇系统评价和1篇专家共识。
从出院准备服务(包括原则、初步评估、全面评估、制订计划并实施、追踪及评
价5个维度)和早期功能康复(包括康复时间、康复计划、康复强度、功能康复
4个维度)2个主题整合证据,形成了39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为预防老年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循证依据,证据应用人员需
结合临床实际选择最佳证据,以促进患者顺利过渡,降低再入院率。
【关键词】卒中;老年人;非计划性再入院;预防;证据总结
脑卒中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1],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
高病死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最为常见,约占脑卒中的70%[2]。
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率在各疾病中居于前列,18.8%的脑卒中
患者在出院后30d内再次入院[3]。这往往导致较高的死亡风险、更长的住院
时间,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因此对其进行预防
管理十分重要[4]。众多研究表明,患者年龄、性别、卒中史、高血压、心脏
病、糖尿病、入院时神经功能、住院时间、出院准备度等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患
者非计划性再入院密切相关[5-10]。本研究团队前期通过探究老年缺血性脑卒
中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影响因素得出代谢综合征病史、家庭月均收入、高血压病
史、文化程度、出院准备、房颤病史、年龄、脑卒中病史以及神经功能等是缺血
性脑卒中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重要因素,其中出院准备和神经功能是可干预的
危险因素。国内外研究表明,出院准备服务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脑卒中患
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自我效能感,降低再入院率[11-13]。一项系统评价指
出,与晚期康复相比,早期功能康复能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14]。
目前,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服务及早期功能康复护理相关研究散在分
布、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标准化指南或最佳证据总结。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循证
方法,从出院准备服务和早期功能康复2个主题对现有证据总结、评价,旨在为
预防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1.问题确立:基于PIPOST模式确定循证问题[15],其中研究对象(popu
lation,P)为年龄≥60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干预措施(intervention,I)
包括出院准备服务、早期功能康复护理相关措施;证据实践者(professional,
P)为临床医务人员;研究结局(outcomes,O)包括患者住院时间、非计划性再
入院率、住院花费、自我效能、患者满意度等;证据应用场所(setting,S)为
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家庭;证据类型(typeofevidence,T)包括临
床决策、最佳实践、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和专家共识。
2.证据检索:根据6S金字塔模型[16],自上而下检索BMJBestPractic
e、UpToDate、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BriggsInstitute,JBI)循证
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校际间指南网、
国际网络指南网、新西兰指南研究组网站、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美国卒
中学会、加拿大心脏与卒中基金会、欧洲卒中组织、中国卒中学会、中国老年学
和老年医学学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医脉通、CochraneLibrary、Pu
bMed、Embase、WebofScienc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文检索词包括“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
脑血管意外/脑栓塞/脑梗死/脑梗塞”“出院准备/出院准备服务/出院计划/出
院准备度/早期康复/早期功能康复”,英文检索词包括“stroke*/ischemicst
roke/cerebrovascularacci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