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技术与工艺课件:煤制氢.pptx
煤制氢
01煤的组成
02煤焦化制氢
03煤气化制氢工艺
煤制氢技术发展现状
目录04
CONTENTS
05电解煤水制氢
06煤制氢技术的优缺点
07煤制氢技术的经济性
01煤的组成
煤的组成
煤的化学组成很复杂,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煤的有机质主要成分是碳,其次是氢,还有氧、氮和硫等
元素组成,其中碳和氢两种元素是煤炭中利用价值最高的成分,比例也最大。其中,碳含量随着煤化程度加
深而不断地增加,氢和氧的含量则趋于减少,氮含量的变化一般是略为减少,但其规律不甚明显。我国煤的
碳、氢含量的变化范围如表格所示。煤中的无机质主要由硅、铝、铁、钙、镁等组成,在煤炭利用过程中,
通常以副产化合物形式出现。
煤的组成
通常来说,煤的分子结构的
基本单元是大分子芳香族稠环化
合物的六碳环平面网格在大分子
稠环周围,连接许多烃类的侧链
结构、氧键和各种官能团。煤的
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从图中
可以看出,平均3~5个芳环或氢
化芳环单位由较短的脂链和醚键
相连,形成大分子的聚集体。小
分子镶嵌于聚集体空洞或者空穴
中,可以通过溶剂抽提溶解出来。
02煤焦化制氢
煤焦化制氢
煤的炼焦过程是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在焦炉内
经过高温干馏(1000℃左右)转化为焦炭、焦炉煤气和化
学产品的工艺过程。在焦化过程中,煤经过干燥、预热、
软化、膨胀、熔融、固化和收缩而被炼制成焦炭,并释
放出焦炉煤气。焦炉煤气组成中含氢55%~60%(体积分
数,后同)、甲烷23%~27%、一氧化碳6%~8%以及少
量其他气体。一般1t干煤可制0.65~0.75t焦炭,副产
300~420m焦炉煤气,焦炉煤气可经净化后作为城市煤
气,也可作为制取氢气的原料,通过变压吸附即可得到
纯度很高的氢气。
焦炉及其附属机械
03煤气化制氢工艺
煤气化制氢原理
煤气化制氢工艺流程
在煤气化炉中,煤料(包括煤、半焦或焦炭等)和气化剂(氧气、水蒸气等)发生作用生成含有H2、CO、CO2,
以及其他含硫气体的粗煤气。粗煤气经过脱硫净化之后,进入CO变换器与水蒸气发生反应,产生H2和CO2。
最后是H₂提纯过程,先采用湿法(低温甲醇洗、氨水或者乙醇胺等)或者干法(碱性氧化物、纳米碳吸附、变压
吸附等)将CO₂脱除,然后采用变压吸附技术将H纯度提高到99.9%以上。
传统煤气化制氢工艺流程
固定床气化技术
在固定床气化工艺的气化过程中,煤由气化炉顶部加气化剂
由气化炉底部加入,煤料与气化剂逆流接触。
相对于气体的上升速度而言,煤料下降速度很慢,甚至可视
为固定不动,因此称为固定床。
固定床气化形式多样,通常按照压力等级可分为常压和加压
两种。
常压固定床气化加压固定床气化
AB
流化床气化技术
流化床气化是煤颗粒床层在人炉气化剂的作
用下,呈现流态化状态,并完成气化反应的过程。
流化床气化以粒度为0.5~5mm的小颗粒煤(碎煤)
为气化原料,在气化炉内使其悬浮分散在垂直上
升的气流中,煤粒在沸腾状态下进行气化反应,
使得煤料层内温度均匀,易于控制,从而提高气
化效率。同时,反应温度一般低于煤灰熔融性软
化温度(900~1050°C)。当气流速度较高时,整
个床层就会像液体一样形成明显的界面,煤粒与
流体之间的摩擦力和它本身的重力相平衡,这时
的床层状态叫流化床。
气流床气化技术
这是一种并流气化,可用气化剂将颗粒度为
100um以下的煤粉带人气化炉内(于法进料),也可
以将煤粉先制成水煤浆,然后用泵打人气化炉内(湿
法进料)。煤料在高于其煤灰熔融性软化温度下与气
化剂发生燃烧反应和气化反应,灰渣以液态形式排出
气化炉。当气体速度大于煤粒的终端速度时,煤粒不
能再维持层状,因而随气流一起向上流动。这种床属
于气流夹带床或者气流输送床,称为气流床。
Texaco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工艺流程
Shell干煤粉加压气化装置工艺流程
煤气净化
煤气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