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284-2021 互叶白千层组培育苗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40CCSB61
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2284—2021
互叶白千层组培育苗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onMelaleucaalternifoliapropagationviatissueculture
2021-03-06发布2021-06-06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T2284—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广东省林业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尚善环境建设有限公司、广东森霖造绿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谦、周丽华、汪迎利、何波祥、连辉明、蔡燕灵、白青松、谢佩吾、梁东成、侯晨、尧俊、陈春如、林什全、邱文霞、陈一群、蓝燕群。
DB44/T2284—2021
1
互叶白千层组培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互叶白千层(Melaleucaalternifolia(MaidenBetche)Cheel)组织培养育苗技术的外植体、接种、瓶苗移植、苗木管理、苗木出圃和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互叶白千层组织培养育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GB/T26514互叶白千层(精)油,松油烯-4-醇型[茶树(精)油]LY/T1000容器育苗技术
LY/T1770桉树无性系组培快繁技术规程LY/T1882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DB44/T1142互叶白千层栽培技术规程DB44/T1914枫香组培育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LY/T1770和LY/T188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外植体
4.1材料采集
选取符合GB/T26514给定的精油质量标准的无性系中健壮、无病虫害的单株。在连续3d晴好天气后,采集嫩枝作为外植体材料。
4.2消毒
采用超声波清洗仪,用0.2%灭菌净处理外植体10min~15min,并用无菌水清洗6次;再在无菌条件下,用每100ml添加1滴(0.05ml)吐温-80的70%酒精溶液浸没外植体材料,轻微摇动3min~5min后,用无菌水冲洗6次。
5瓶苗培育5.1培养基
DB44/T2284—2021
2
采用改良DCR和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的激素,分别配置初代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培养基用HCl调整pH值为5.8。培养基配方参照附录A执行。
5.2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25。C~30。C,相对湿度65%~70%,光照强度1500lx~3000lx,每天光照时间12h~16h。及时清除污染材料。
5.3初代培养
在无菌环境下,将消毒好的外植体切成2.0cm~2.5cm长的带芽茎段,接种在初代培养基中,每瓶接种1段;培养6d~15d,诱导出芽。
5.4增殖培养
在无菌环境下,切割初代或继代培养诱导的幼芽或丛生芽,切割成每丛3个~4个小芽丛,按250ml培养瓶接种6丛~8丛芽的方式转接至增殖培养基中,培养15d~25d;外殖体培养时间超过3a,或继代培养36代~40代后,更新培养材料。
5.5生根培养
切割长1.5cm~2.0cm的继代培养芽,转移至生根培养基中培养7d~10d,诱导生根。
6瓶苗移植
6.1炼苗
在培养室生根培养7d~10d后,转移至遮光度为70%的大棚内炼苗25d~35d。6.2移植
6.2.1芽苗出瓶
炼苗室芽苗平均高达3cm以上时,将瓶苗和培养基同时倒出,用清水洗净培养基,保持幼根完整,不受损伤。选择根系发达、植株挺立、生长健壮的芽苗备用。
6.2.2容器与基质
以4cm×10cm的营养袋作容器时,黄心土为基质;以28孔(4cm×10cm)育苗穴盘作容器时,泥炭土、珍珠岩、椰糠和枯枝落叶腐熟质按60:25:10:5比例混合均匀作基质。基质填充入育苗容器中备用。芽苗定植前2d,用0.5g/L的多菌灵溶液淋透育苗基质,消毒完全。
6.2.3芽苗移植
将备用的芽苗移植到准备好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