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44∕T 2225-2020 土沉香种子育苗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5-10约3.01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50.20B61

DB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2225—2020

土沉香种子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nseedlingcultivationofAquilariasinensis

2020-04-22发布2020-07-22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44/T2225—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颂颂、叶永昌、苏纯兰、莫罗坚、刘志贤、李伟豪。

1

DB44/T2225—2020

土沉香种子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土沉香(Aquilariasinensis(Lour.)Gilg)种子、芽苗培育、容器育苗、病虫害防治、苗木出圃、建档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土沉香种子苗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772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DB44/T245广东省主要阔叶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种子

3.1采种

每年6月~8月,选择7a生以上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树采种。当果实颜色由青绿转黄绿、果皮开裂时,采单果或果序。

3.2调制

单果或果序放通风处阴干,经1d~2d,果皮完全开裂,种子脱出。种子要及时播种,若不能及时播种,可沙藏,方法是种子与湿沙(含水率60%)以1∶3体积比混匀置于通风、低湿处贮藏,并保持一定的湿度,贮藏时间不超过15d。

3.3质量要求

千粒重100g~120g,种子发芽率达到85%以上,按GB/T2772检验。

4芽苗培育

4.1芽苗床

按GB/T6001规定安排播种地,选择pH值4.5~6.0酸性沙壤土,清除杂草和石块等杂物。整地作床,床宽100cm~120cm,高20cm~25cm,用黄心土∶泥炭土=2∶1作育苗基质,床面宜平整细致,床底不积水。播种前1d~2d需对圃地充分消毒,方法是用0.2%高锰酸钾液浇透苗床基质。

4.2播种

2

DB44/T2225—2020

6月~8月,宜随采随播。播种量以50g/m2~72g/m2为宜。采用条播或撒播。条播按行距15cm~20cm开浅沟播种;撒播时,将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并轻压入土,淋透水,播后覆盖火烧土或透气性极好的细沙,以不见种子为度。

4.3播后管理

按GB/T6001规定淋水保湿,须做到将水分均匀地分配在苗木根系活动的土层中;做到不积水。播种地若无天然荫蔽,搭遮光率70%~80%的遮荫网。种子苗两个子叶张开作为种子已发芽,发芽率可达85%。

5容器育苗

5.1容器

采用塑料薄膜容器,填充基质后容器直径为10cm~15cm、高为20cm~25cm。

5.2基质

采用黄心土+火烧土+过磷酸钙,比例为6.5∶3∶0.5作基质、火烧土过筛,基质用0.3%~0.5%高锰酸钾液浇透消毒,堆沤15d后备用。

5.3芽苗移栽

幼苗长出2对~3对真叶、苗高6cm~8cm时,可移植入袋。移苗时选择阴天或下午为宜,应用移植锹或竹签起苗,注意不伤根尖,随起随栽,先用削尖的木棒在营养袋中引穴,再把幼苗栽在穴内,宜浅不宜深,并用竹签将苗周边土向苗压实,移苗后淋透水,使土壤与根系紧密接触。

5.4苗期管理

5.4.1遮荫

移苗后用两层遮光率40%的遮荫网遮挡,约一个月后,待芽苗长出1片~2片新叶,逐层揭开遮荫网。

5.4.2浇水

幼苗不耐旱,一般情况下,早晚各淋透水一次,保持育苗基质湿润,空气湿度60%~70%为宜,阴雨天少浇水或不浇水,并注意排水。

5.4.3除草与施肥

及时除草,以防杂草盖小苗,每月除草1次~2次。幼苗生长稳定后,子叶完全张开、并长出1片~2片真叶时,应及时施肥,一般10d~15d施一次,用1∶500的尿素溶液喷施,施肥时间宜在傍晚,施肥后第二天清早用清水浇苗,以避免肥害。

6病虫害防治

6.1主要种类

苗期主要病害有立枯病(RhizoctoniasolaniKühn)、炭疽病(Colletotrichumfructicola)和象耳豆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