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库(+答案).docx
急救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库(+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D.俯卧位
答案:C
解析: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患者需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这样才能保证按压时力量有效传递,使胸廓产生足够的起伏,利于心脏泵血和人工呼吸的效果。软床会使按压时身体下陷,影响按压深度和效果;侧卧位和俯卧位都不利于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2.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为宜。
A.60度
B.120度
C.90度
D.75度
答案:C
解析:打开气道至90度是进行口对口吹气前的合适角度,可使气道处于通畅状态,便于气体顺利进入肺部。60度可能气道开放不够充分,120度角度过大可能导致颈椎过度伸展,75度也不如90度标准。
3.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A.1012次/分钟
B.2024次/分钟
C.56次/分钟
D.1820次/分钟
答案:A
解析: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频率为1012次/分钟,这个频率与正常呼吸频率相近,能保证有效的气体交换。2024次/分钟频率过快,可能导致过度通气;56次/分钟频率过慢,不能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1820次/分钟也不太符合标准。
4.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A是()
A.人工循环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D.电除颤
答案:C
解析:心肺复苏的A、B、C步骤中,A代表开放气道,只有气道通畅了,才能进行后续的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B是人工呼吸,C是人工循环,电除颤不属于A、B、C步骤。
5.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现场救护的黄金时间是()
A.10分钟
B.15分钟
C.46分钟
D.8分钟
答案:C
解析:呼吸、心跳骤停后,46分钟内是进行现场救护的黄金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如果能及时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有可能恢复心跳和呼吸,减少脑损伤等严重后果。超过这个时间,大脑等重要器官会因缺氧而发生不可逆的损伤,抢救成功率会大大降低。
6.现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
A.6080次/分钟
B.100120次/分钟
C.80100次/分钟
D.120140次/分钟
答案:B
解析:目前心肺复苏指南推荐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100120次/分钟。这个频率能保证在单位时间内给予足够的按压次数,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6080次/分钟频率过低,不能满足机体对血液循环的需求;80100次/分钟是以前的标准;120140次/分钟频率过高,可能会影响按压深度和质量。
7.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深度为()
A.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
B.23厘米
C.78厘米
D.12厘米
答案:A
解析:成人胸外心脏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按压深度过浅,不能有效挤压心脏,推动血液循环;按压深度过深,可能会造成肋骨骨折等并发症。23厘米和12厘米深度过浅,78厘米深度过深。
8.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
A.立刻注射狂犬病疫苗
B.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
C.用水冲洗即可
D.用酒精消毒即可
答案:B
解析:被犬、猫抓伤、咬伤后,首先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这样可以尽量清除伤口内的病毒。之后还需要及时前往医院,根据伤口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消毒、注射狂犬病疫苗等。仅用水冲洗或用酒精消毒不能有效清除病毒,立刻注射狂犬病疫苗不是第一步的处理措施。
9.对前臂开放性损伤,大量出血时,上止血带的部位应在()
A.前臂中上1/3处
B.上臂中上1/3处
C.上臂下1/3处
D.前臂中下1/3处
答案:B
解析:当前臂开放性损伤大量出血时,上止血带的部位应在上臂中上1/3处。因为这个部位可以有效阻断肱动脉的血流,达到止血的目的。前臂中上1/3处和前臂中下1/3处不能很好地阻断主要动脉血流;上臂下1/3处有重要神经通过,止血带可能会损伤神经。
10.搬运昏迷或有窒息危险的伤员时,应采用的方式是()
A.侧卧式
B.仰卧式
C.俯卧式
D.半坐式
答案:A
解析:搬运昏迷或有窒息危险的伤员时,采用侧卧式可以防止呕吐物误吸进入气道,引起窒息。仰卧式可能使呕吐物堵塞气道;俯卧式不利于观察伤员的呼吸和面色等情况;半坐式一般适用于心肺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