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急救理论知识试题库(附参考答案).docx

发布:2025-03-23约2.9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急救理论知识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A.侧卧位

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D.俯卧位

答案:C。解析:徒手心肺复苏时,患者需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以保证按压效果,软床会使按压时能量分散,影响按压质量,侧卧位和俯卧位均不适合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2.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至少80100次/分

B.至少100次/分

C.至少120次/分

D.6080次/分

答案:B。解析:目前心肺复苏指南要求胸外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保证足够的按压频率才能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

3.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A.至少3cm

B.至少4cm

C.至少5cm

D.至少6cm

答案:C。解析: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深度至少5cm,但不超过6cm,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按压效果,促进血液循环。

4.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A.1012次/分钟

B.2024次/分钟

C.56次/分钟

D.1618次/分钟

答案:A。解析: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频率为1012次/分钟,与正常呼吸频率相近,可保证有效的气体交换。

5.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

A.早期心肺复苏

B.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C.早期心脏电除颤

D.早期呼救

答案:A。解析:“生命链”的五个环节依次为早期识别与呼救、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心脏电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所以第二个环节是早期心肺复苏。

二、多项选择题

1.急救现场判断伤员呼吸是否停止的方法有()

A.看胸廓有无起伏

B.听有无呼吸声音

C.感觉有无呼出气流拂面

D.观察伤员嘴唇颜色

答案:ABC。解析:判断呼吸是否停止可通过看胸廓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声音、感觉有无呼出气流拂面来确定,而观察伤员嘴唇颜色主要用于判断有无缺氧等情况,不能直接判断呼吸是否停止。

2.以下哪些是中暑的常见表现()

A.大汗、口渴

B.头晕、头痛

C.发热

D.抽搐

答案:ABCD。解析:中暑患者早期可出现大汗、口渴、头晕、头痛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发热,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等表现。

3.对触电者进行急救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迅速切断电源

B.用干燥的木棒将触电者与电源分开

C.直接用手拉开触电者

D.对呼吸、心跳停止者进行心肺复苏

答案:ABD。解析:发现触电者应迅速切断电源,若无法切断电源,可用干燥的木棒等绝缘物将触电者与电源分开,切不可直接用手拉开触电者,否则施救者也会触电。对于呼吸、心跳停止的触电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烧伤的急救原则是()

A.迅速脱离热源

B.立即冷疗

C.就近急救和转运

D.用干净的布类保护创面

答案:ABCD。解析:烧伤急救时,首先要迅速脱离热源,避免进一步损伤;然后立即进行冷疗,减轻疼痛和肿胀;同时要就近进行急救处理,并及时转运至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用干净的布类保护创面可减少感染的机会。

5.骨折固定的目的是()

A.减轻疼痛

B.防止骨折断端移位

C.防止再损伤

D.便于伤员搬运

答案:ABCD。解析:骨折固定可以减轻骨折部位的疼痛,防止骨折断端在搬运等过程中发生移位,避免进一步损伤周围的组织、血管和神经,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运。

三、判断题

1.只要伤病员无意识就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答案:错误。解析:只有在无意识且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时才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若只是无意识但有正常呼吸,则应将患者置于复苏体位,等待救援。

2.被毒蛇咬伤后应立即在伤口的近心端结扎,以阻止毒素吸收。()

答案:正确。解析:被毒蛇咬伤后,在伤口近心端结扎可以延缓毒素的吸收和扩散,为后续的治疗争取时间,但结扎时间不宜过长,应每隔1520分钟放松12分钟。

3.异物插入体内,应立即将异物拔出。()

答案:错误。解析:异物插入体内时,不能盲目拔出,因为异物可能起到压迫止血等作用,拔出后可能导致大出血等严重后果,应固定异物,及时送医处理。

4.对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应立即转移到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

答案:正确。解析: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可让患者吸入新鲜空气,促进一氧化碳排出。

5.胸外按压时,施救者应双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答案:正确。解析:胸外按压时,施救者双臂伸直,利用上半身的重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压,可保证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