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省宁陕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docx
2024年陕西省宁陕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
单项选择题
1.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答案:B。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它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2.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经验课程
答案:A。学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我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和古希腊的“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都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来设置的课程,属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它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自我认识和反思的能力是()。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答案:D。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事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重要的教学因素进行周密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的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是指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控制课堂秩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教学决策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各种教学问题和情境,能够做出合理决策的能力。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获得知识的学习方式属于()。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答案:B。发现学习是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不直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而获得。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机械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没有与已有知识建立某种有意义的联系。
5.一个学生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被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答案:C。趋避冲突是指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题干中学生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趋),又害怕讲不好被人讥笑(避),属于趋避冲突。双趋冲突是指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他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双避冲突是指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所产生的冲突。多重趋避冲突是指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6.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中心品质
D.刻板印象
答案:B。晕轮效应是指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也称为光环效应。宽大效应是指个体对他人往往是积极的肯定估计高于消极的否定估计。中心品质是指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重视的那些对个体意义重大的特征。刻板印象是指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
7.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
A.课堂凝聚力
B.课堂控制
C.课堂管理
D.课堂气氛
答案:C。课堂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课堂控制是指教师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对学生行为和教师自身行为进行有意识的引导、约束和调控。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上占优势地位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
8.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D。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壬寅学制是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只颁布而没有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