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西蒙山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docx
2024年广西蒙山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
1.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桑代克
B.华生
C.布鲁纳
D.加涅
答案:A。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也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布鲁纳强调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加涅对学习进行了分类等研究。
2.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辐合型
D.发散型
答案:C。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场独立型是指个体较多依赖自己内部的参照;场依存型是指个体较多地依赖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发散型认知方式则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3.儿童在知道“苹果”“梨”等概念后,再学习“水果”的概念,新学习的概念就具有了意义,这种学习叫做()。
A.派生归属学习
B.相关归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答案:C。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当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某些概括程度较低的观念,在这些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苹果”“梨”等概念概括程度低于“水果”概念,所以是上位学习。派生归属学习和相关归属学习都属于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4.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
A.计划策略
B.组织策略
C.调节策略
D.监视策略
答案:B。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
5.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B。道德情感是人们根据自己所掌握的道德规范对社会现象的真假、美丑、善恶表现出的喜怒、哀乐、爱憎、好恶的情绪情感体验。它是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能激励人们对某一道德行为或追求或舍弃。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6.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答案:B。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它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引起学习动机是教学的起始阶段;巩固知识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运用知识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
7.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演示法
B.实验法
C.练习法
D.讲授法
答案:A。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8.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1862年
B.1898年
C.1902年
D.1922年
答案:A。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采用班级授课制进行教学,这是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
9.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答案: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做好个别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内容;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是班主任协调各方面教育影响的重要工作。
10.()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答案:C。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教育目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