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二十四校重点中学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pdf
江西省籁州市二十四校重点中学联考2024-2025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o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2第四至六单元+选择性必修3前四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代后期的都邑性遗址。夏代创造了一系列礼制,包括殿的布
局、中轴线式的布局、前后几进院落的室制度等。这些制度一直沿袭到明清时期,如紫
禁城。由此可见,二里头遗址()
A.礼制发展完备B.都城布局遵循自然
C.文化影响深远D.由中心向周边扩展
【答案】C
【解析】夏代创造了一系列的礼制,包括殿的布局、中轴线的布局、前后几进院落的室
制度。这种室制度一直沿袭到明清时期,可见其文化影响深远,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
属于夏代后期的室制度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而非礼制本身的不断发展,排除A项;材
料中未提及都城布局与自然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关于遗址由中心向周边扩展的
描述,排除D项。故选C项。
2.下表中的史料能够说明,西汉时期()
史料史料出处
“高后(汉高祖刘邦的皇后)遣将军隆虑侯灶击之。会暑
《史记•南越列传》
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除领。岁馀,高后崩,即罢兵”
“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史记•乐书》
汉文帝前元十五年(公元前165年)九月,晁错在答对文
帝策问时说,“阴阳调,四时节,日月光,风雨时,膏露《汉书•晁错传》
降,五谷熟袄,孽灭,贼气息,民不疾疫”
A.人们对疫病发生原因有所认识B.季节更替使疫情频繁发生
C.疫病流行引起时人的高度重视D.帝王失道与疫情存在关联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自然环境与疫病发生存在一定联系,即人们对疫
病发生的原因有所认识,A项正确;材料只提到了一次暑湿导致士卒大疫的情况,不能由此
得出季节更替使疫情“频繁发生”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中虽提及疫病,但没有体现出时人
“高度重视”疫病,排除C项;仅第一则材料中有关于帝王失道与疫情存在关联的表述,排除
D项。故选A项。
3.北魏初年,后燕太子慕容宝率军攻击北魏的产粮区五原,抢夺了大批未收割的粮食。柔
然也曾向北魏“乞粟以为田种,明元帝诏给万石”。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柔然经济完全依赖于北魏B.北魏社会矛盾激化
C.南北方政权对峙局面形成D.北方民族交融趋势
【答案】D
【解析】由材料“抢夺了大批未收割的粮食。柔然也曾向北魏乞粟以为田种,明元帝诏
给万石可推知北魏和柔然等少数民族食用麦面,生活习俗农耕化,呈现民族交融趋势,
D项正确;柔然向北魏“乞粟以为田种”只能说明柔然在农业生产方面有求于北魏,但不能就
此得出柔然经济完全依赖于北魏的结论,排除A项;后燕与北魏的军事冲突以及柔然向北
魏乞粟,都不属于北魏社会内部矛盾,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南方政权,无法体现南北方
政权对峙局面,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