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统练(一)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统练(一)化学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A.抗氧化剂 B.调味剂
C.着色剂 D.增稠剂
2、117号元素为TS位于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同一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S是主族元素 B.TS的最外层p轨道中有5个电子
C.TS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层 D.同族元素中TS非金属性最弱
3、一种新兴宝玉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2Y10Z12W30,Y、W、X、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Y位于同一主族,Y与W位于同一周期。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W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
C.X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所得的产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
D.Z、W组成的化合物是常见的半导体材料,能与强碱反应
4、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过程证明了海带中存在的碘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需要将干海带放入坩埚中灼烧
B.步骤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2H++H2O2=I2+2H2O
C.步骤③操作后,观察到试管中溶液变为蓝色,可以说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
D.若步骤②仅滴加稀硫酸后放置一会儿,步骤③操作后,试管中溶液不变成蓝色
5、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Y元素在同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甲、乙分别是元素Y、Z的单质;丙、丁、戊是由W、X、Y、Z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下丁为液态;戊为酸性气体,常温下0.01mol·L-1戊溶液的pH大于2。上述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W
B.W、X、Y、Z不可能同存于一种离子化合物中
C.W和Ⅹ形成的化合物既可能含有极性键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D.比较X、Z非金属性强弱时,可比较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6、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KNO3和KOH混合溶液中加入铝粉并加热,管口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试纸变为蓝色
NO3-被氧化为NH3
B
向1mL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mL有机物Y,加热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Y中不含有醛基
C
BaSO4固体加入饱和Na2CO3溶液中,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
有气体生成
Ksp(BaSO4)Ksp(BaCO3)
D
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一段时间后
溶液中有气泡出现
铁离子催化H2O2的分解
A.A B.B C.C D.D
7、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以及相关解释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相关解释
A
测量氯水的pH
pH试纸遇酸变红
B
探究正戊烷C5H12催化裂解
C5H12裂解为分子较小的烷烃和烯烃
C
实验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2NO2N2O4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
D
用AlCl3溶液制备AlCl3晶体
AlCl3沸点高于溶剂水
A.A B.B C.C D.D
8、氟离子电池是新型电池中的一匹黑马,其理论比能量高于锂电池。一种氟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b是电源的正极
B.放电时,a极的电极反应为:LaSrMnO4F2+2e-=LaSrMnO4+2F-
C.充电时,电极a接外电源的负极
D.可将含F-的有机溶液换成水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9、据最近报道,中科院院士在实验室中“种”出了钻石,其结构、性能与金刚石无异,使用的“肥料”是甲烷。则下列错误的是()
A.种出的钻石是有机物 B.该种钻石是原子晶体
C.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 D.甲烷是可燃性的气体
10、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其简单氢化物中甲、乙、丙、丁的化合价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
甲
乙
丙
丁
化合价
-2
-3
-4
-2
A.氢化物的热稳定性:甲丁 B.元素非金属性:甲乙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丙丁 D.丙的氧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11、下列比较错误的是
A.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KCa B.稳定性:HFHC1
C.原子半径:SiN D.碱性:Ca(OH)2Mg(OH)2
1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有关该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