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全册)各单元每课知识点复习要点归纳(附目录).docx

发布:2025-05-06约4.5万字共6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全册)每课知识点归纳

目录

(全册)每课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一、《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一)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诗作多以细腻的情感、独特的意象,表达对生活、对祖国的深刻思考与热爱。其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同时又能引发读者广泛的共鸣。

(二)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1979年,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经历了十年“文革”的动荡,国家百废待兴。诗人怀着对祖国母亲的深切热爱与对国家命运的高度责任感,写下了这首饱含深情的诗篇,表达了对祖国苦难历史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祖国未来充满希望的坚定信念。

(三)课文解读

意象分析

破旧的老水车:象征着祖国过去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数百年来在历史的长河中疲惫地运转,缓慢而艰难,暗示着祖国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

熏黑的矿灯:形象地展现了工业生产的落后与艰难,在黑暗中微弱地发光,如同祖国在旧时代的艰难摸索,代表着祖国在工业发展道路上的困境。

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祖国贫困、衰败的景象,它们是祖国过去苦难岁月的生动写照。

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雪白的起跑线”等意象,则描绘出祖国在新时代充满希望、蓬勃发展的崭新姿态,展现了祖国即将迎来新生与崛起的美好前景。

情感脉络

诗歌开篇,通过一系列衰败、破旧的意象,如“老水车”“矿灯”等,抒发了诗人对祖国长期遭受苦难、处于落后状态的悲痛与同情,这种情感深沉而压抑。

随着诗句推进,诗人的情感逐渐从悲痛转向对祖国未来的希望与憧憬,“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等诗句,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新时代到来的热切期盼。

结尾处,诗人以“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出诗人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一切的坚定决心和崇高使命感。

艺术特色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诗中大量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如“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老水车”比作疲惫歌唱的劳动者,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祖国的落后与艰辛;“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运用排比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感染力,强化了对祖国苦难的描绘。

独特的意象组合:诗人精心选取了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意象,并将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破旧衰败的意象与充满希望的意象相互交织,如“破旧的老水车”与“簇新的理想”,生动地展现了祖国从苦难走向新生的历程,使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抒情方式多样:诗歌采用了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既有“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这样直接表达对祖国深情的语句,又通过意象的描绘间接地抒发情感,使情感表达既真挚强烈,又富有韵味。

(四)主题思想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通过对祖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动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祖国过去苦难的深切同情,对祖国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以及愿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一切的赤子之心。同时,也激励着每一位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梅岭三章》

(一)作者简介

陈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他不仅在军事、政治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还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其诗作风格豪迈奔放,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陈毅因伤留在苏区坚持游击战争。1936年冬,陈毅在梅山被国民党军队围困,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他怀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写下了这组气壮山河的诗篇。这三首诗是陈毅在危难之际留下的绝笔之作,充分展现了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

(三)课文解读

内容分析

第一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首句以设问开篇,表达了诗人在面临生死考验时对革命事业的深沉思考。“创业艰难百战多”回顾了革命历程的艰辛与曲折。后两句诗人以豪迈的气概表示,即使牺牲,也要到阴间召集旧部,继续与敌人战斗,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坚定的革命意志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第二章:“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前两句诗人回顾了自己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的十年艰苦岁月,表达了若为革命牺牲,也要将头颅悬挂在国门,以激励后人的决心。后两句是对同志们的殷切期望,希望他们继续努力,取得革命胜利,而胜利的捷报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慰藉,体现了诗人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对战友的信任。

第三章:“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