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风景园林设计类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docx

发布:2025-05-08约5.4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风景园林设计类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

贾震董秀明邢建勋

[摘要]进行内蒙古工业大学风景园林设计类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旨在研究风景园林设计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其承载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探索课程的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教育内容之间的关联性,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并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助于促进学生全方位、多维度提升,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达到思想政治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类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20年度内蒙古工业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风景园林设计类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2020218);2019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2019LH05032);2019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牧区小城镇绿地系统布局模式优化研究”(2019MS05018);2022年度内蒙古工业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城乡规划设计(二)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2022223)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3)22-0092-04[收稿日期]2022-09-01

一、研究背景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20年5月,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对于全面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明确方向和建设要求[2]。在此背景下,顺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和育人要求,学院立足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研究课程思政内容与风景园林专业课程的协同发展关系具有研究价值和实践必要。内蒙古工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以设计课程为主线,强化专业的实践性;课程贯穿大学一年级到五年级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基础培养到综合设计的逐步提升[3]。以往的风景园林设计类课程偏重专业知识的讲授和学习,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植入较少,不成体系。本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风景园林设计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其承载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探索课程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教育内容之间的关联性,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中,进一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二、风景园林设计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育人目标

结合风景园林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特点,制定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育人目标。在课程专业知识体系中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深化学生的家国情怀,开阔学生的时代视野,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富有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掌握风景园林专业的基础理论,引导学生致力于生态环境改善和保护地区风景资源,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培养具备风景园林设计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三、风景园林设计类课程思政体系构建

内蒙古工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是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为主轴、以理论与实践为支撑的“一轴两翼”知识体系,强调体系的系统性和地域性。风景园林设计类系列课程在培养体系中作为主轴,紧扣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将思政元素作为教学内容融入培养体系,能更好地发挥风景园林设计类课程的核心骨干作用。结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育人目标,对风景园林设计类课程思政要素進行了归纳和梳理,构建了以下风景园林设计类课程思政体系(见图1)。

内蒙古工业大学设计类课程思政体系是由“5层面、1主轴、4阶段、6环节”相融合的模式。以“5层面”为主体,对风景园林专业相关的思想政治要素进行了归纳和梳理,进而融入设计类课程的主轴序列。在保证设计类课程原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不变的情况下,逐步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润物无声地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育人目标。“5层面”确立后,重点在于与设计类课程主轴的融合与对接。设计类课程主轴中有6类设计课程,每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所不同,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都需要精心设计。结合内蒙古工业大学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实际,从4个阶段分别将课程思政元素教学内容融入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根据阶段的不同,科学划分和融入思政元素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完成后,从6个环节搭建多元评价机制,进一步检验课程思政成效并持续跟踪和改进。该课程思政体系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育人目标,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与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