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12课 交通标志识别.pdf
课题交通标志识别
课时2课时(90min)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深度学习的通用流程
(2)进一步理解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和核心网络层的工作原理
(3)进一步理解卷积神经网络核心网络层的工作原理
(4)能够使用Keras的ImageDataGenerator模块进行数据增强,并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教学目标
(5)能够保存训练好的网络模型,并能将保存的网络模型实例化
(6)会配置训练网络模型过程中的各种参数
素质目标:
(1)养成刻苦、勤奋、独立思考和细心检查的学习习惯
(2)能与组员精诚合作,能正确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失败
教学重点: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和核心网络层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保存训练好的网络模型,并能将保存的网络模型实例化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完成课
课前任务前任务,请大家提前预习本节课要讲的知识
【学生】完成课前任务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考勤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tarfile模块”和“ImageDataGenerator模块”视频(详见教材),
然后讨论下列问题:
互动导入(1)如何使用Python语句将“./traffic.tar”文件解压到当前文件夹?
(2)ImageDataGenerator模块主要的功能是什么?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介绍交通标志识别网络模型的构建、编译、训练及应用的大致步骤
按照项目要求,将交通标志识别网络模型的构建、编译、训练及应用步骤分解如下。
第1步:解压和显示数据。解压文件并显示部分测试图像。
第2步:数据预处理。对训练集做数据归一化及增强处理,对验证集做数据归一化处理。
第3步:构建网络模型。使用Keras的顺序模型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包括4个卷积层、4个池化
项目分析
层、6个Dropout层、一个拉伸层、一个全连接层和一个输出层。
第4步:编译、训练和保存网络模型。
第5步:可视化训练的结果。绘制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损失函数值和准确率的变化曲线。
第6步:应用网络模型。读取测试图像并进行预处理,然后执行预测并显示图像及预测结果。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录
1
【教师】安排学生扫描微课二维码依次观看视频“解压和显示数据”“数据预处理”“构建网络模
课堂实践型”、“编译、训练和保存网络模型”“可视化训练的结果”“应用网络模型”(详见教材),并进行
讲解和演示
深度学习的通用流程包括数据加载、数据预处理、构建网络模型、编译网络模型、训练网络模型、
评估网络模型和模型的保存与应用等步骤
1.解压和显示数据
步骤1导入本项目所需要的模块与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