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科版新教材科学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pdf
2025年教科版新教材科学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025年2月)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科学新课程标准(2022版)》为指导。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
核心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
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
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指导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科
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方面获得发展。
二、学情分析
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
是一年级学生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
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当学生走出教室寻访校园里的小动物时,
很容易出现“兴奋有余,活动不足”等现象。在观察蜗牛、金鱼等活动中,也会
出现注意力分散、观察无序等现象,会有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等问
题。为此,除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的“科学词汇”外,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
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三、教材分析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新教材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显著的优化和提升,一
是新教材增加了单元小结,以概念图的形式对单元主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
行直观、系统的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二是增加课题2.5它们吃
什么,了解动物的习性,增加课题2.6动物联欢会,以游戏的方式复习学过
的动物知识,做到了在玩中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三是更加注重倡
导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的能力,课题1.5观察一瓶水、2.2观察一种动物,均
需要运用观察方法来研究身边的物体、动物;新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比较运
用显著的特征给物体、动物分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升学生的分析能
力。四是每章开头均新增情境主题图,更加强调与实际相联系。
四、教学目标
1.掌握物体的形状和颜色,能够用简单的词语进行描述,
2.观察和了解家庭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了解其用途和功能
3.培养学牛的好奇心和探系欲望,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学习兴趣对于科学学习非常重
要。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
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
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
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
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
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
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
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
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
现的想法。每个教学单元都有概念的指向和一些支撑概念建立的过程性活动,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
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
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性,没有人为的“伪证”。
4.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已经给出了单元
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思维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
录。教学中要提示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指导他们进行有效记录。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科学探究能力是整体性发展的,
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科
学活动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
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
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六、教学进度
2025年教科版新教材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备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