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3历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docx
2010-2023历年河南省安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黄宗羲所说现象直接导致中国古代政治
A.中央集权
B.腐败严重
C.高效清明
D.机构臃肿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根据材料“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即可知其观点认为应该强化权力的相互牵制,结合宋朝的史实,可知其实际容易造成“一职多官”的弊端,容易造成管理机构的臃肿,所以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历史观是指对古今世象变迁的感性认识的理性升华。下列言论所信奉的历史观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将从周矣”
B.“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C.“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D.“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将从周矣”反映的是维护周礼;“...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反映的是与时俱进;“...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反映的是维持现状;“...将不可以不尚贤”反映的是维护传统。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国古代的历史观
3.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其主要反映了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①③正确。结合我国古代南稻北粟的种植特色,②正确。但材料反映不出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故④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农业的特点
4.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兴起和占据主导地位分别是在???????????????
A.春秋战国、明中期以后
B.春秋战国、唐朝
C.秦汉时期、明中期以后
D.隋唐时期、清朝
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根据所学,古代手工业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在夏商周三朝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在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出现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结合选项不难得出是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中国古代手工业的阶段特征
5.《汉书·董仲舒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A.强调“春秋大一统”
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C.趋向“三教合一”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根据所学,董仲舒在汉把儒家思想吸收了道家黄老学说、阴阳家思想、法家思想,发展成新儒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儒学确立了思想领域里的统治地位,据材料可知:董仲舒思想包含着道家、儒家、法家思想,所以选B;A在材料中没有依据;C在隋唐时期;D说法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
6.《新唐书》卷五十四《食货志》云:“(唐)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材料描述的是
A.邸店
B.飞钱
C.交子
D.票号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飞钱”出现于唐代中期(唐宪宗年间),当时商人外出经商带上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开具一张凭证,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目,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此凭证即“飞钱”。与材料信息最符合。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7.明朝文官钱宰有诗写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这首诗从根本上反映了
A.封建官僚的勤政和从善如流
B.君主专制强化带来的政治压力和危机感
C.封建官场的腐败和官僚的交恶
D.封建文人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志趣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反映了该文官对早朝时间过早的埋怨,而对田园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本质上该压力则来源于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加强对官员的控制,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8.元朝时期,我国农业史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蚕桑业生产趋于萎缩,主要原因是
A.元朝限制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