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3历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docx
2010-2023历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6分)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min分裂一次,产生子代,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
(1)实验一、实验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结果C、D看,DNA复制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理论上结果E中含14N的DNA分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3)复制过程除需要模板DNA、脱氧核苷酸外,还需要____________等条件。
(4)若对结果C中的DNA分子先用解旋酶处理,然后再离心,结果为F,请在图中表示出。
(5)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结果C比以往实验结果所呈现的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31.(1)对照作用
(2)半保留复制1
(3)酶、能量(各1分)
(4)图略(图中应显示两条带分别处于轻链和重链位置须注明何种DNA单链)
(5)15N
2.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分别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细胞培养液培养噬菌体而非大肠杆菌
②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时,应进行短时间的保温培养
③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④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A.仅一项
B.仅两项
C.仅三项
D.全部正确
参考答案:B
3.某学者对一羊群的部分性状进行了研究,他选用甲、乙、丙、丁、戊五只羊作亲本,对它们几年来的四种交配繁殖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则这五只亲本羊的基因型(分别用A、a和B、b表示两对基因)分别是
亲本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一
弓腿毛膝甲×弓腿毛膝乙
3/4弓腿毛膝,1/4弓腿无毛膝
二
弓腿毛膝乙×弓腿无毛膝丁
3/4弓腿毛膝,3/4弓腿无毛膝
1/4内翻腿毛膝,1/4内翻腿无毛膝
三
弓腿无毛膝丙×内翻腿无毛膝戊
全部为弓腿无毛膝
四
弓腿毛膝乙×内翻腿无毛膝戊
1/4弓腿毛膝,1/4弓腿无毛膝
1/4内翻腿毛膝,1/4内翻腿无毛膝
A.AaBB、AABb、aaBB、Aabb、aabb
B.AABB、AaBB,、AABb、Aabb、aabb
C.AABb、AaBb、AaBB、Aabb、aabb
D.AABb、AaBb、AAbb、Aabb、aabb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弓腿毛膝甲×弓腿毛膝乙后代3/4弓腿毛膝,1/4弓腿无毛膝,可以推出基因型为AABb、AaBb,由二可知弓腿:内翻腿=3:1,毛膝:无毛膝=1:1,可以推出基因型为AaBb、Aabb,由四组后代中四种表现型为1:1:1:1,测交实验,可知戊的基因型是aabb,;由三组弓腿无毛膝丙×内翻腿无毛膝戊?????后代全部为弓腿无毛膝可是应是AAbb、aabb。答案选D。(本题在实际的考试中代入法最好)。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4.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在该地区的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占健康者的30%,则甲病的遗传特点及S同时患两种疾病的概率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5%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25%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0.625%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5%
参考答案:C
5.不属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
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参考答案:B
6.某XY型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种品系进行杂交实验如下:
实验1:阔叶♀×窄叶♂→50%阔叶♀、50%阔叶♂
实验2:窄叶♀×阔叶♂→50%阔叶♀、50%窄叶♂
根据以上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仅根据实验2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
B.实验2结果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C.实验1、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
D.实验1子代雌雄杂交的后代不出现雌性窄叶植株
参考答案:A
7.已知某种植物紫色和红色色素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
合成了红色中间产物就开红花,合成了紫色物质就开紫花,否则开白花。A基因和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