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0-2023历年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一)历史卷.docx

发布:2025-05-07约6.03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2023历年海南省嘉积中学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一)历史卷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语?晋语》曰:“同

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两段材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

A.道德规范

B.宗法关系

C.战争祭祀

D.儒学思想

参考答案:B

2.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了一本书的新印本后,在日记中写到:“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诸练;……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该日记中所说的“书”应是

参考答案:C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在1914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一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落后的土耳共沦为西方列强宰割的对象。在民族主义激动下,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赶走外国侵略者,建立共和国,发展民族经济,走上民族复兴道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反映出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产生的欧洲国际关系背景。(4分)

(2)指出材料二反映出的凯末尔革命中民族主义的目标。(2分)

(3)依据上述两条材料,简要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4分)

参考答案:(1)本民族利益至上,排斥敌视其它民族。背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4分)

(2)独立、富强、民主(2)

(3)正确的民族主义有助于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民族独立和保卫领土主权完整,有助于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狭隘的民族主义会歧视、排斥其他民族,激化民族矛盾,伤害民族感情;甚至为转移国内矛盾而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对人类社会形成强大破坏力,危及全人类的安全。(4分)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重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奇不意地创造神话。

——《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就必须进行变革。……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和“变革”之间力量对比配置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态度不同,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同。

——钱乘旦《再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1)结合日本19世纪下半期改革的相关史实,说说日本人是如何“‘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5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下半期中、日两国改革的共同原因,及其改革结果不同的原因。(5分)

参考答案:(1)心灵紧闭:保留天皇制度或武士道精神,专制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2分)

眼观八方:学习西方,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3分)

(2)共同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示范;民族危机严重。(2分)

结果不同的原因:领导力量实力对比不同;民众对改革支持的态度不同;文化传统对变革的态度不同。(3分)

5.诸葛忆兵教授在《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中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A.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制

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

C.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

D.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

参考答案:D

6.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对以下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

B.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参考答案:D

7.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后,世界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一种先进文明以‘生存威胁’迫使其他文明不得不仿效他."中国近代能够反映这一历史现象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天朝天亩制度》

参考答案:C

8.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