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之议论文多样化的论证方法.docx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之议论文多样化的论证方法
议论文写作是高中语文写作的重要文体之一,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和论证能力。然而,在实际写作中,部分学生常常陷入论证方法单一、论证深度有限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对议论文论证方法的系统认识和灵活运用。因此,掌握多样化的论证方法,提升论证的深度与广度,是大家写好议论文的必修课。本文将从因果论证、归纳演绎、类比论证入手,结合高考真题实例,为大家提供一份议论文论证方法指南。让我们在观点的碰撞中迸发思辨的火花,在论证的历练中提升思维的高度。
思辨之法:
议论文论证方法巡礼
议论文写作要讲究论证方法,因果论证、归纳演绎、类比论证是其中的三种重要方法,对于提高议论文的说服力和思辨性大有裨益。
(一)因果论证:探寻因果,揭示本质
议论文写作中,因果论证是一种重要的论证方法。它通过探寻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事物的本质。对于那些材料中有明确观点的作文题目,可以运用例证和喻证来论证;但对于那些材料并未明确表达观点,需要大家自行推理、论证后提出观点或得出结论的试题,单靠例证和喻证难以论证清楚。此时,因果论证就显得尤为必要。
因果论证要求论证者辨析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一方面,要认识到一个现象的产生可能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题材料提到“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这里的“成了时间的仆人”显然不仅是技术发展一个原因导致的,还可能是个人价值取向、社会风气等原因导致的。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同一个原因可能导致多种结果,如“接受更多的教育”并不一定就能“让人更具有温暖的人性”,还需要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受教育者的悟性等因素配合。分清了这些,才能在议论文中运用因果论证的方法,去深入剖析问题的原因,论证观点的正确性。
(二)归纳演绎:寻找规律,总结教训
归纳演绎是议论文论证中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归纳,就是从个别现象中概括出一般规律;演绎,则是运用一般原理解释特殊现象。这两种思维方式,对于议论文论证都至关重要。
例如,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要论证“看重结论”这一现象是否正常,就需要运用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可以先归纳出“长大后看重结论”的一般性特征,如成年人需要对事情做出判断、对问题给出答案等;再演绎出这一现象的必然性,如成年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具备了得出结论的条件。这样通过归纳与演绎的有机结合,就可以论证出“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是人的认知发展的普遍规律。
当然,运用归纳演绎时也要注意辩证思考。如上例中,如果归纳出“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可能导致思维定势、不愿探索新知等负面影响,那么演绎出的结论可能就不一样了。因此,归纳要全面、演绎要严密,才能在议论文中起到积极的论证作用。
(三)类比论证:化难为易,以喻明理
类比论证,是指通过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说明论证对象的特点,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种论证方法形象生动,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
例如,有同学在论述“阅读利弊”时写道:“阅读就像刀,可以杀敌,也可以伤己。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使用它。”这里就恰当运用了类比论证,将“阅读”比作“刀”,一方面指出了阅读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提醒人们阅读需要正确引导,否则可能带来消极影响。这样的论证,让人印象深刻。
当然,类比也要把握“度”,不能因为过度追求形象性而偏离论证对象的本质属性,否则就有“打比方把原意打没了”的风险。因此,运用类比论证时,要做到“喻”与“理”的有机统一,既要形象生动,又要切合实际,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以喻明理的效果。
思辨之法:
因果论证的实践应用
因果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方法,因此,必须学会辨析事物的因果关系,运用差异法、共变法等论证方法,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从而增强议论文的深刻性和说服力。尤其是在面对高考作文新题型时,更要运用发散思维,对材料给出的要素进行深入的因果分析,提炼出有见地的观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关键所在。
(一)“一因一果”与“一果多因”
在运用因果论证时,首先要明确因果关系的复杂性。有些现象确实是由单一原因引起的,如“热爱运动的人往往身体更轻捷,因此,运动会让人身体轻捷”,这是典型的“一因一果”。但在多数情况下,一个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无良视频传播的信息在摧毁我们的道德规范”,究其原因,既有“为了吸引眼球,视频中出现暴力、粗俗的画面”的因素,也有“为了博得流量、求新求异,视频中出现违反公序良俗的镜头”的因素,还有“打着‘接地气’的旗号,传播违背科学常识的假信息”的因素,这是典型的“一果多因”。因此,在进行因果论证时,要全面分析引起一个现象的各种原因,不能简单化、片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