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 含解析.docx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唯物辩证法
D.主观唯心主义
2.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哲学家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泰勒斯
D.赫拉克利特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断,主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A.唯物论
B.辩证法
C.实践观
D.唯物史观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是:
A.世界是什么?
B.世界是如何存在的?
C.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D.人的本质是什么?
5.下列观点中,属于辩证法思想的是:
A.万物皆变
B.形而上学不变论
C.孤立静止的观点
D.否认矛盾的普遍性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于意识。
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绝对静止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简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3.简述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4.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5.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解。
2.请举例说明唯物辩证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分析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本质。
4.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谈谈你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理解。
5.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阅读材料:
某城市通过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创新高地。请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该城市成功的原因。
2.阅读材料:
某企业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员工凝聚力,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请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该企业的成功经验。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
1.设计一个关于“哲学与生活”的主题班会,列出活动步骤及预期目标。
【答案】
一、C、C、C、D、A
二、√、√、√、√、×
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社会基本矛盾。
四、1.实践性、革命性、科学性;2.联系与发展、全面与片面;3.来源、动力、检验标准;4.思维与存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5.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五、1.略;2.略;3.略;4.略;5.略。
六、1.略;2.略。
七、1.略;2.略。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设计一个关于“文化自信”主题的宣传海报,包括主题、设计元素和宣传语。
2.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含义,设计一个调查问卷,用于分析某社区居民的消费水平。
3.设计一个课堂辩论活动,主题为“市场经济是否需要国家干预”,列出正反双方的主要论点及辩论流程。
4.请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设计一个哲学小故事,体现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
5.设计一个关于“生态文明”的主题班会,包括活动目标、流程和预期成果。
九、概念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1.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解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请简要说明“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
4.什么是“文化多样性”?
5.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十、思考题(每题2分,共10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