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题申报书:基于校园通信保障团队建设的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

发布:2025-05-09约8.9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育科学规划2025年度重点课题申报书、课题设计论证

求知探理明教育,创新铸魂兴未来。

基于校园通信保障团队建设的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一、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高等教育一直以来都极为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例如日本筑波大学推出了以学科、学类为组织进行综合知识教学的筑波模式;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推出了以跨学科选课为主要特征的MIT模式;英国的牛津大学推出了通过复合课程将文、理学科融为一体的牛津模式;加拿大的纽芬兰大学提出了重视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在完成四年学习的基础上,必须完成累计二年的工程实习才能毕业。总体来看,国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趋势是加强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着重培养工程应用能力。

在国内,高校同样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面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也总结出了一些试行模式。像同济大学提出了KAP,即知识、能力和人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北大推出了“元培计划”;清华提出了“基科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启用了“4+3”“4+2”“4+0”三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南京大学在“三个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思想指导下,构建了“群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过,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仍处于积极探索、大胆实验的阶段,尚缺乏成熟且能够广泛推广的经验。

在职业教育领域,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的通知》,紧扣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要求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并努力完善现场工程师的培养标准。高职院校也积极响应,围绕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了诸多探索,旨在通过校企协同育人等方式,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出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选题意义

随着当前产业的持续升级,各行业对于现场工程师的需求日益增加。以校园通信保障团队建设为依托,探索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意义。校园通信保障团队的建设过程涉及到诸多实际的通信技术应用场景以及工程实践环节,基于此构建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校园内就能积累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这一模式有助于显著提高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精准对接通信行业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为通信行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既掌握扎实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能够迅速适应岗位工作要求的专业人才,进而有力地推动通信行业的稳健发展,满足行业不断变化的发展需求。

研究价值

本研究聚焦于基于校园通信保障团队建设的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化发展有着积极的加速作用。通过构建完善的培养模式,能够进一步完善“现场工程师—卓越工程师—拔尖创新人才”这样阶梯式的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为不同层次、不同发展方向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搭建起科学合理的成长路径。

同时,这一研究也为推动职普融通提供了新的突破口,有助于打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壁垒,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共享,提升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推动职业教育向着高质量发展迈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契合时代需求的综合性工程技术人才。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重要观点

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构建基于校园通信保障团队建设的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出具备工匠精神、能够胜任通信领域现场工程任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这一培养模式,让学生在校园阶段就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积累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毕业后可迅速适应通信行业现场工作岗位要求,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研究内容

明确现场工程师的相关要素:

定义与特征:深入探究现场工程师在校园通信保障以及更广泛的通信领域背景下的具体定义,梳理其区别于其他类型工程师的显著特征,例如现场工程师更侧重于在实际现场环境中快速解决技术应用问题,具备较强的实操性与应急处理能力等。

能力要求:分析通信领域现场工程师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像通信原理、网络架构、设备调试与维护等知识掌握要求,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如通信设备的安装、故障排查、网络优化等实际动手能力,还有团队协作、沟通交流、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要求。

素质模型:构建包含职业素养(如责任心、敬业精神等)、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等多维度的素质模型,为人才培养提供全面的素质参考标准。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师徒制:借鉴传统师徒传承模式的优势,在校内为学生配备具有丰富通信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指导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操作、项目跟进等过程中学习技能与经验,传承工匠精神。

工学结合:合理安排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与在企业或校园通信保障团队参与实际工程实践的时间,例如采用“学中做、做中学”的交替模式,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